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孤儿电站”治理联盟守护居民屋顶光伏向“阳”而生
海宁市袁花镇彭墩村,屋顶布满了光伏发电板,这是海宁居民屋顶光伏最密集的村庄。
“孤儿电站”治理联盟为用户更换光伏逆变器
实施阶段:2021年9月—2024年4月
实施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简称: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
概述:
一、背景分析
浙江海宁作为我国新能源发展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分布式光伏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部分光伏企业淘汰出局造成一些居民屋顶光伏电站无人管理,成为“孤儿电站”(无人运维的居民屋顶光伏电站)。此外,居民屋顶光伏潜在问题逐渐暴露,使得新增用户信心不足。同时,光伏组件正常损耗即将到期,运维问题将集中出现。
二、绿色方向
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创新提出“孤儿电站”治理联盟服务模式,联合政府主管部门、光伏企业、村委社区,有序开展“孤儿电站”治理、运维、安装工作,推动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助力居民增收降碳。
三、创新方法
1.以增量带动存量治理
海宁市政府发布《“万户光伏 绿色共富”行动实施方案》,以“政府出资、居民免费用电”的方式,统一安装屋顶光伏。并根据《方案》,将建档的存量“孤儿电站”运维责任按地域明确划分给相应的光伏企业,让该光伏企业与投资地域范围内的“孤儿电站”业主形成结对长效运维关系。
2.实现数字化实时监测电站运行
依托新型电力系统“控制大脑”,监测居民屋顶光伏发电量指标,一旦发现异常,自动触发异常数据报警,由专人沟通维修。
3.成立“孤儿电站”治理联盟长效运维
“孤儿电站”治理联盟是本着“服务零收费,产品成本价”的原则,协同解决曾经光伏发展中留下的社会问题。安装屋顶光伏的村民可通过联盟获得光伏电站排查、识别、沟通、运维、治理一条龙服务。
四、循环模式
1.居民屋顶光伏“治存量,保增量”
2.“孤儿电站”联盟共赢模式
六、雄心目标
搭建线上平台,实现“一键报送、一键接单”,让安装居民屋顶光伏电站无后顾之忧,助力“万户光伏计划”“风光倍增计划”尽早实现,推动农村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案例成效
1.经济效益:现已成功治理“孤儿电站”210座,额外增发电量60多万度,增加居民光伏经济收入约26.58万元,实现存量“0”增长。
2.环境效益:全市居民屋顶光伏数量实现大幅增长。截止目前,全市居民屋顶光伏安装数达到5344户,装机容量39394千瓦,并实现了100%并网,减少年碳排放量2.4万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事业发展。
3.社会效益: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提升。经过对屋顶光伏用户发电量、用电量情况跟踪统计,每户年均发电量8088.83千瓦时,户均增加收益3300元。
各方评价:项目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以及政府、居民、光伏企业的一致认可。
【责任编辑:慕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