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风速1.5米/秒,湿度40%,可以作业!” 5月30日至5月31日,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旁,一架Bell429型直升机缓缓进入±800千伏天中线(甘肃段)直升机带电作业的起吊点。在地面作业人员的指挥引导下降低高度到达预期起吊点悬停,等待地面作业人员安装吊索。这是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联合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首次开展跨黄河区段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保障电网顺利迎峰度夏。
一切准备就绪,飞机用吊索载着带电作业人员匀速升空向作业点进发,并慢慢靠近±800千伏天中线指定塔位,将吊索上的带电作业人员精准送至作业位置。伴随着电位转移棒与导线拉出的一道耀眼电弧,作业人员进入电场。经过近40分钟带电作业,作业人员顺利完成消缺任务和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安装工作,该装置便于线路故障后及时判断故障区段和故障点,大幅提升了故障测距精度和可靠性。
“此次带电作业为跨越黄河区段,因地形限制,作业点位于黄河水面上方,需人工步行1-2小时山路才可达到塔位,对于作业人员体能、时间消耗巨大。我们采用直升机吊索法开展带电作业后,仅需几分钟,就可以将作业人员送达作业点,减少交通、爬塔、走线以及转运工器具的时间和体能消耗,实现了作业安全效率双提升。”现场工作负责人南江介绍道。
为确保此次直升机带电作业安全可靠进行,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和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现场实施组,经过多方反复校核和安全距离测算,制定了作业方案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了本次直升机带电作业圆满完成。
除开展直升机吊索法带电作业之外,连日来,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还应用无人机结合电动升降装置工法开展消缺、分布式故障诊断装置安装等一系列带电作业,计划连续开展带电作业36次,首次实现了直升机吊索法与“小飞人带电作业工法”在同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两个工作组同步开展带电作业,刷新了甘肃最大规模特高压集中带电消缺作业记录。据测算,单次采用带电作业可减少停电6小时以上,相当于增送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有效保障了新疆风、光、煤的打捆外送和华中地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科技创新、数“智”转型,让“可靠供电”有了“硬支撑”。近年来,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持续推进带电作业领域的技术探索,将技术创新融入工作实际,保障了“西电东送”外送通道安全,为迎峰度夏电力可靠供应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