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霞浦县发展高位池养虾、加工海带、海参,增加群众收入。但过去发展这些产业,需要使用燃煤锅炉,对空气造成一定污染。为此,当地推广“煤改绿”工程,用绿色能源替代燃煤锅炉,推动重点产业向生态、环保、节能、绿色方向发展。
▲福建霞浦海上养殖场。
初春时节寒意未消,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便组织党员服务队前往沙江镇,为当地大虾养殖户检查用电线路,详细了解“煤改电”后用电情况,并对供电线路和养殖户的增氧机进行检查与安全监测,及时处理用电故障,消除安全隐患,为虾塘用电上“保险”。前一段时间还处于“倒春寒”,这里的养虾户家家户户都用起了电锅炉保暖。“以前烧煤的话三个月要烧20多万,现在煤改电之后,(三个月)差不多(花)12万左右,成本大概能省7~8万这样。”说起自家对虾养殖场锅炉改电后的好处,沙江镇韩丽芳养殖场负责人韩思春高兴地说道。
▲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在海参收获季前往加工厂检查设备线路。
据了解,高位池是一种建于自然海平面的高潮线以上的人工养殖设施,在霞浦多用于养殖白对虾、斑节虾。由于这两种虾喜热怕冷,养殖户为了取得错季上市优势,通常在冬季、春季采取燃煤锅炉为水池加温的方式,使水温适宜虾类生长。但从2023年冬起,霞浦的高位池养殖和水产品加工行业渐渐不再使用燃煤,而改用电能等清洁能源。
“2024年年初,我们共摸排出来全县的在册燃煤锅炉85家,还有非在册的320家。对于供电能力可以的企业,我们引导通过煤改电来改造燃煤锅炉。” 霞浦县副县长叶小舜介绍道。
2023年,为推进环境友好型养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进一步提升霞浦县空气质量,霞浦县政府推出了霞浦县高位池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燃煤锅炉淘汰实施方案(试行),计划明确对燃煤、燃油锅炉的淘汰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在政府的主导下,霞浦县环保局联合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推广“煤改电”工程,主动上门向各养殖户推介电锅炉等电能替代技术,引导群众算清“经济账”“发展账”,营造了“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开辟电能替代项目业扩报装“绿色通道”,加快升级和改造配套电网,确保电力充足可靠供应;并帮助客户争取优惠政策,为养殖户、企业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用电问题。截至2024年5月,霞浦县完成所有燃煤锅炉的淘汰验收,在福建省率先完成了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工作。
▲绿能替代,海参丰收。
燃煤锅炉改造后,企业用电量随之增加。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前往各乡镇详细了解煤改电后用电情况,并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与安全监测,及时处理用电故障,消除安全隐患,为企业用电上保险。“以前用煤锅炉的时候,费人工费时,然后又费燃料。现在使用电锅炉比较智能化,所有情况都可以监控到。”霞浦县万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厂长苏盛永说道。
通过燃煤锅炉的淘汰转型,霞浦县的冒黑烟现象得到遏制,空气环境质量也明显改善。霞浦县沙江镇副镇长游晏宇说道:“整治任务完成以后,不仅仅是对企业、养殖户的投入成本进行了一个缩减,而且能推动他们绿色持续的发展,也对我们镇区,包括县域的这个空气、水源、环境保护上面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如今的霞浦展眼望去,绿色电能通过电线源源不断地输向大大小小的养殖厂,养殖户的温室大棚覆盖着一亩亩池塘,养殖户们即喜悦又忙碌,“煤改电”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也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实惠。阳光洒在乡村的土地,文明生态之风正从垄上而来。
▲一望无际的海上养殖场。
背景资料:
2023年,福建省霞浦县共涉及高位池和紫菜、海带、海参等加工企业燃煤锅炉整改任务295家,截止2023年12月,霞浦县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整治任务,其中拆除173家,改电、改油、更换生物质颗粒共计122家。
2024年截止3月27日,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共受理涉及“煤改电”企业立户申请32家,合计新增容量18045千伏安;其中28家已送电,合计容量15045千伏安,预计年电能替代23168万千瓦时;4家施工中,合计容量3000千伏安。
通过改用电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初步减少标煤消耗2.69万吨,颗粒物减排量达816吨,二氧化硫减排量达477吨,氮氧化物减排量达334吨,降低碳排放8.8192万吨,海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冒黑烟”现象得到根本遏制。
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最新数据:2025年截止2月25日,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共受理涉及“煤改电”企业立户申请35家,合计新增容量21495千伏安;其中233家已送电,合计容量20995千伏安,预计年电能替代30890万千瓦时;2家施工中,合计容量500千伏安。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