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研判永安市飞桥变10千伏桥坑线956开关故障跳闸,FA快速隔离故障区域,非故障线路自动恢复用户供电。”4月9日,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飞桥变10千伏桥坑线956线路仅用28秒便完成从配电线路故障区域快速隔离到非故障区域自动恢复供电。这是该公司以数字化手段赋能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个缩影。
入春以来,永安地区遭遇雷暴、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轮番考验。据统计,仅3月份当地便发布雷暴预警12次、短时强降水预警9次,导致树线放电、设备绝缘损坏等故障风险陡增。传统人工巡线模式需逐段排查,平均耗时超2小时,不仅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更造成医院、学校等重点单位及精密制造企业直接经济损失。"过去雷击跳闸时,调控人员需结合告警信号人工研判,再派运维班组冒雨巡线,全程恢复供电需2小时以上。"调控中心负责人俞春山指出,这种被动处置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需求。
针对传统模式痛点,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全面推进馈线自动化(FA)建设,通过部署智能终端、构建高速通信网络、升级主站决策系统,形成"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全链条自动化体系。当线路发生故障时,FA系统0.3秒内即可完成故障定位,2分钟内自动完成故障隔离与负荷转供,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截至目前,永安地区已累计建成135条FA馈线,2025年FA系统动作26次,快速恢复85台配变、5000余户用户供电。馈线自动化不是终点,而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支点。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将以减少用户停电、降低用户感知、提高配变自愈率为目标,持续推进FA建设,深化FA与配电物联网技术融合,引入5G通信、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具备"自愈能力、互动响应、兼容并蓄"特征的智慧配电网,为"双碳"目标下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永安实践样本,书写"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新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