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蒋祖立正在为变电站设备“把脉问诊”。黄一民/摄
一张饱经风霜雕琢的黝黑方脸,棱角分明;一双坚毅如炬的眼睛,眸光深邃而笃定,鼻梁上稳稳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更添几分沉稳与睿智。谈吐间透露着质朴憨厚的劲。他就是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二次设备检修技术高级师蒋祖立。
刚过不惑之年的蒋祖立,头上却已悄然爬上了些许银丝,似刻着岁月磨砺的印记。他有多重身份,不仅是技艺精湛的电网“神经内科医生”,也是群众信赖的“无忧电工”导师,更是热衷公益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的手机24小时在线待命
今年是蒋祖立扎根变电检修一线的第17个年头。这些年,他的手机始终保持着24小时开机状态,每一个可能到来的抢修电话,都让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生怕因一时疏忽而漏接。
用蒋祖立自己的话来说,如果把变电站比作身体,那么变电二次专业所涉及的接线就构成了身体的神经网络,而自己就好像是一个“神经内科医生”,时刻要确保这个网络能够准确无误地接收各个部位的动作反馈,从而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客户用上安心可靠电。
他常说:“设备就像人一样,偶尔会出现‘头疼脑热’,甚至直接‘宕机’。它们从不会提前打招呼,更不会挑时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需要我去诊断医治。所以我必须确保第一时间知道它们的情况。”
为了守护这片电网的安宁,他穿梭于莆田67座变电站的每一个角落,对各个变电站的设备情况了如指掌。在他的随身装备中,有三件“法宝”始终不离身:一本手写调试笔记、一台万用表以及一把磨出包浆的螺丝刀。
在那本手写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设备异常案例、参数口诀以及创新解法。这些珍贵的记录,是蒋祖立多年检修经验的结晶,帮助他快速确定设备故障,提升检修效率。
“可别小看这本泛黄卷边的笔记本,它可是我们蒋教练根据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历史病症’,自创的检修‘医书’啊。”徒弟黄一民略带自豪地介绍着,眼中闪烁着对师傅的敬佩之情。
与这本检修“医书”搭配使用的万用表,被誉为“故障诊断的听诊器”,是帮助蒋祖立快速定位设备隐患的“火眼金睛”。而那把磨出包浆的螺丝刀,则是他拆装端子排、紧固螺丝的日常必备工具,手柄上的磨损痕迹记录着岁月的沉淀与他的辛勤付出。
“他的眼睛比仪器还准。”徒弟蒋志杰回忆道。2023年7月28日凌晨3点,台风关系,220千伏林宅变电站的监控警报声震耳欲聋。蒋祖立毫不犹豫地套上雨衣,冲向现场。在手电筒的光柱里,雨点如同银针般密集。“保护装置信号异常,先查智能终端。”他抹了把眼镜上的水雾,坚定地说道。徒弟举着图纸的手微微发抖,但在师傅的带领下,他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抢修工作中。应急灯下,蒋祖立用万用表在二次回路中不断测量,突然停住:“这里,辅助接点损坏。”9分钟后,备用辅助接点更换完毕,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这样的夜晚,他自己也记不清熬过了多少个。17年来,他牵头完成了30座变电站大型改造工作,处理了537条危急缺陷。
“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为了守护万家灯火,我甘愿风雨兼程。”蒋祖立说。
▲蒋祖立走进企业开展用电服务。李晓婷/摄
点亮自己也点亮他人
在莆田供电公司变电二次智能实训室,那面承载着无数荣耀与梦想的荣誉墙上,有一处空白位置,格外引人注目。总有人好奇地询问:“那个空着的奖杯位,是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时光回溯到2012年,蒋祖立满怀壮志奔赴华东电网竞赛赛场。高手如云中,他因急于求成,在关键考核环节出现失误,与荣誉失之交臂。
如今,蒋祖立已从赛场上的选手转变为传道授业的教练。他的第一课永远是拆解当年那起失误事件。“这空白奖杯位,时刻提醒我们检修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急躁。”他语气沉稳地诉说着。
2020年7月,备战华东竞赛的号角再次吹响。实训室内,学员黄一民面对差流值无法归零,急得满脸通红、直扯领口。蒋祖立目光沉稳,按下计时器,沉稳道:“竞赛要速度,现场重精度,莫要因急失了分寸。”
为了让队员们能在赛场应对万难,蒋祖立精心设计“故障盲盒”,随机设置多重隐蔽缺陷,要求队员30分钟内精准定位修复。在“魔鬼训练”的磨砺下,福建公司代表队首度斩获团体桂冠。
赛场之外,他从教练又变身为“无忧电工”导师,专为残疾人家庭成员传授基础电工知识,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走出困境。
2022年初,莆田市启动“无忧电工”助残志愿服务项目。要把残疾家庭成员培养成正规电工,首先是电力技术过关。为此,莆田市残联联合莆田供电公司等单位开设了“无忧电工”培训班,聘请专业培训师为残疾家庭成员免费教授专业的电工技能知识,并辅导考取上岗必备的特种作业操作证。蒋祖立主动请缨,加入“无忧电工”导师的队伍。
一个周末午后,他来到“无忧电工”培训班学员林光毜家中,递上崭新的学习资料。林光毜眼中满是感动:“我就是随口一问,你还专程送来。”
蒋祖立温和一笑:“刚好有资料,顺道过来看看你们。您女儿小林的腿最近还好吧?记得定期做康复训练啊!”
随后,蒋祖立翻开书本,为林光毜单独授课,从电路原理到操作技巧,每一个细节都耐心讲解。
他用一双技术人的手,修补生活的缝隙,也点亮了他人的希望。至今,他累计授课3200学时,为全省继电保护专业培养高级工程师百余名、技术骨干近千人,培训了100多名“无忧电工”学员。
▲蒋祖立走进菜溪电力希望小学的“电力爱心教室”科普用电知识(林世南)
这双手既能修设备,也能暖人心
在当好"神经内科医生"和"无忧电工"导师的同时,蒋祖立还有另一个温暖的身份——电力义修哥。
电力义修哥是莆田供电公司于2013年组建的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主要为社区低保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义务线路维修、安全用电检查等服务。自加入这支队伍后,蒋祖立的足迹遍布社区、学校和困难家庭。他的工具箱里总比别人多装几样东西——给孤寡老人带的降压药,为孩子准备的卡通贴纸。
今年3月,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他和同伴们绕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奔赴一场与大山深处孩子的春日之约,带上书包、文具盒、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又一次来到了菜溪电力希望小学。
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蒋叔叔又来陪我们玩啦!”
"洗完手能不能马上开灯?""发现电线冒火花该怎么办?"“有谁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在菜溪电力希望小学的"电力爱心教室"里,蒋祖立将安全用电知识与雷锋精神的火种播撒于孩子们的心间,通过互动问答,让安全意识与无私奉献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活动之余,他还带领团队为学校的电力设施进行全面“体检”,确保每一处细节都安全无忧。
同样在莆田市光荣院,生活着数十位老人。这些退伍军人,大多没有子女亲人,蒋祖立和同伴们时常到这里奉献爱心和孝心。“这些孩子就像自家亲人一样,一来院里就帮着打扫卫生,维修线路,还送慰问品来,周到又贴心!”年过八旬的陈老感慨地说。
"每次看见老人和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也会觉得很满足。"蒋祖立说。出生在妈祖故乡的他,从小耳濡目染妈祖精神,如今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这份大爱。
"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所有人的力所能及。"这位腼腆的电力工人搓着满是茧子的手说:"咱们这双手,本来就应该既能修设备,也能暖人心。"多年来,蒋祖立精心策划组织了公益活动27场,惠及群众超万人次。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当接过全国劳动模范奖章时,这位技术能手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他动情地说:“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我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前行的脚步也会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