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南110千伏两水变电站外,当地居民王大爷望着站内忙碌有序的景象,难掩兴奋:“以后用电更有保障了,咱们武都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这座承载着武都地区电力供应重任的变电站,于7月20日00时04分顺利完成了1号、2号主变的能效提升工作,并借助主变更换契机,对站内设备进行全面更换,宛如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激发出全新的活力与动能,该现场也是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践行“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年”的一个缩影。
破局:老站困局,发展之弦紧绷待解
2000年之前,陇南片区电网处于孤网运行状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面临诸多挑战。而110千伏两水变在武都区两水镇顺利建成投运后,成功并入主网运行,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使得陇南片区电网倒方式更为灵活,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电力供应的保障能力。
它就像一条坚实的电力动脉,纵横交错间,担负起武都城、乡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用电的重任。与此同时,它还承担着武都小水电上网电量的转供任务,在武都地区的电力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随着武都地区经济发展,用电需求也急剧增长。原有的主变容量逐渐捉襟见肘,在负荷高峰期,主变容量不够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电力的顺畅输送。其能效也难以满足当前飞速发展的要求。
不仅如此,武都小水电也因主变容量不足,陷入了送出困难的困境。大量的清洁能源无法有效利用,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更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主变容量不足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大步前进。我们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为武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国网陇南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深知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谋略:精心擘画,破局之策应运而生
在此严峻的背景下,国网陇南供电公司主动担当作为,将110千伏两水变能效提升工作列为重中之重的任务。自2024年起,公司便着力优化电网结构,多部门协同科学编排检修计划,精心制定能效提升自主实施方案,力求以最科学、最有效、最精准的方式完成主变更换工作。
该公司各部门积极协调,共召开了15次会议,针对工程推进中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决策;现场实地勘察达20余次,详细了解现场地形、交通状况以及设备运行情况等,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提供坚实依据。同时,多部门协同科学编排检修计划,精心制定能效提升自主实施方案,力求以最科学、最有效、最精准的方式完成主变更换工作。
但在现场勘察环节,两大棘手难题横亘在前进的道路上。其一,主变进场运输受阻。通往110千伏两水变的道路极为狭窄,且路旁社会车辆停放密集,大型主变设备根本无法顺利通行。其二,电网风险与作业风险等级颇高。110 千伏两水变主变能效提升工作被评定为六级电网风险、III级作业风险,这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面对主变运输受阻这一难题,项目团队一度陷入困境。有人提出重新选址修建变电站,这一想法虽能在长远上解决运输问题,但涉及土地征用、规划审批、建设周期长等诸多复杂问题,且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可能无法及时满足当前武都地区迫切的用电需求。经过反复权衡和讨论,项目团队决定优先协调解决现有道路运输问题,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尽量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攻坚:多措并举,工程推进势如破竹
工程前期,国网陇南供电公司狠抓组织管理,提前两个月组织相关部门及专业班组,对专项施工方案开展实地勘察、严格审查、深度交底与反复论证。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推敲,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工程推进期间,恰逢高温天气与陇南汛期重叠,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烈日下,气温常常飙升至35℃以上,地面被晒得滚烫,施工人员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而汛期的强降雨又导致道路泥泞不堪,施工现场积水严重,增加了设备运输和安装的难度。但全体施工人员没有丝毫退缩,他们顶着酷暑、冒着大雨,坚守在岗位上,用汗水和毅力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针对运输受阻问题,该公司积极与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了高效的联动机制。各部门之间密切协作,信息共享。在主变进站期间,工作人员及时疏散道路停放的社会车辆,将主变运输时间安排在夜间。此时城市交通流量较小,道路相对宽敞,不仅避免了白天交通高峰期的影响,还最大程度降低了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干扰。
“为了确保主变顺利进场,我们工作人员多次与交通部门和居民沟通协调,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时候为了说服一位居民挪车,我们要跑好几趟,耐心地解释原因。虽然过程很辛苦,但看到主变安全抵达,一切都值得了。”参与运输协调的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对于电网风险与作业风险,该公司合理调配运维人员,对 110千伏两水变的不停电设备展开特巡工作。运维人员增加了巡查次数,扩大了巡查范围,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维护。他们手持专业的检测仪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隐患。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了多次演练,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做到有备无患。
“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必须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把每一项措施都落实到位。”现场工作负责人表情严肃,语气坚定地强调道。
成果:主变焕新,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经过全体施工人员夜以继日的共同努力,110 千伏两水变1号主变于5月26日顺利投运,2号主变于7月18日顺利投运,至此,110千伏两水变主变能效提升工作圆满完成。两台主变均由原来的 20 兆伏安增容至 50 兆伏安,这一变化让整个电网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方面,解决了两水变负荷高峰期主变容量不够、能效不满足当前发展及要求的问题。在用电高峰期,新的主变能够稳定运行,为武都城、乡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工厂里的机器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转,居民家中的电器也能够正常使用,不再出现因电力不足而导致的停电现象。
另一方面,解决了武都小水电由于主变容量不足导致送出困难的问题。更多的清洁能源能够顺利输送到电网中,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当地能源结构的优化。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了传统能源的使用和污染物的排放,还为武都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这次主变更换工作为武都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持,推动各项事业迈向新的台阶。我们相信,在可靠电力的保障下,武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道。
如今,110 千伏两水变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武都大地上,它将继续承载着保障电力供应的使命,为武都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而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也将以此次工程为契机,以“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年”为目标,不断提升电网建设和运维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电力服务,书写电力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