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新:建议加快启动准东第二条、第三条“疆电外送”电力通道建设及启动配套煤炭和电源点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1年03月06日 15:17
2021-03-06 15:17 来源:中国能源网

准东煤炭能源基地及风光能源基地完全具备存量储量产量支撑发电、外送需求。(二)供给侧煤炭储量及清洁能源保障 一是在煤炭资源方面。促进准东地区风光电等清洁能源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案由

(一)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所趋

一是新疆全面加快“三基地一通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方向,围绕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及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先后建成一批“疆电外送”“西气东输”、现代煤化工等重大工程,全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高,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是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要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三是新时代下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优化能源供需结构。优化煤炭生产与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清洁生产与智能高效开采,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培育一批清洁能源基地。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就地消纳。加大西电东送等跨省区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升清洁电力输送能力。加强电网调峰能力建设,有效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加快北煤南运通道和大型煤炭储备基地建设。

(二)供给侧煤炭储量及清洁能源保障

一是在煤炭资源方面:新疆煤炭资源总量约2.2万亿吨,占全国的40%,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准东煤田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宽60公里,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横跨吉木萨尔、奇台、木垒3个县,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整装煤田,以长焰煤、不黏煤和弱黏煤为主,主要由五彩湾、西黑山、大井和将军庙四大矿区组成,预测煤炭资源储量3900亿吨,占全疆储量的17.8%、全国储量的7%,已探明储量2531亿吨,是国家第十四个煤炭基地(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煤炭年使用量计算,一个准东煤田就够全国使用一百年,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截至2019年6月底,新疆共有煤矿207处(不含兵团),核定年产能3.08亿吨,预计到2021年新疆煤炭产量将达2.5亿吨,其中大型及特大型井工煤矿34处、核定年产能1.26亿吨。2017年,在国家煤炭行业去产能的背景下,3月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准东将军庙矿区总体规划》,至此准东5大矿区国家已批准了4个,新核准煤矿项目6个,核准规模3690万吨,明确了国家建设准东大型煤电基地的定位,彰显了国家产业升级和结构布局的决心。

二是在风光资源方面:新疆准东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2015年,国家能源局批复了《新疆准东新能源基地规划》,批复同意准东新能源基地规划风电外送方案总建设规模770万千瓦;其中,风电外送规模520万千瓦,其中新疆自治区400万千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0万千瓦;规划光伏发电外送规模250万千瓦,其中新疆自治区200万千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0万千瓦。上述风电和光伏发电电量通过准东—华东特高压输电通道输送至华东电网,促进准东地区风光电等清洁能源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风光电项目有序开发建设和市场消纳,有效解决了西北弃风弃光问题。

三是电量外送方面:新疆目前仅有哈密-郑州±800kV 、昌吉-古泉±1100kV 2条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合计额定输送功率总和只有2000万千瓦,与新疆巨大的煤炭资源开发不相匹配,疆电外送能力不足,2019年新疆送出电量仅为712亿千万时,远低于山西(991亿千瓦时)、内蒙(1806亿千瓦时)、云南(1400亿千瓦时)、四川(1280亿千瓦时)等送电大省,虽然近年新疆弃风、弃光现象有所缓解,新疆电网消纳能力依然有限,电力产能严重过剩,造成大量电力建设投资和电力资源的浪费,电力外送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疆电外送”能源战略持续推进的瓶颈,全力推进“疆电外送”无疑是解决新疆电力消纳问题的有效途径,新疆煤电转化及通过特高压外送能力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潜力。

以准东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输电容量为1200万千瓦,线路全长3324千米,配套10个装机2×660MW容量的坑口电厂,并打捆外送一定容量的风光资源。吉泉直流工程每年消纳3024万吨的煤炭产量及近百万千瓦的风光装机,准东煤炭能源基地及风光能源基地完全具备存量储量产量支撑发电、外送需求。

二、案据

(一)需求侧巨大的用电量

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安全稳定的电力和其他能源供应对于全面促进防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广东省2019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约3.41亿吨标准煤,其中天然气251亿立方米,成品油3448万吨,全社会用电量6695.85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用电量同比增长5.8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广东省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46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14%;带动能源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8亿元,增长14.4%。2019年,广东省计划进一步放开经营性发电计划,今年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600亿千瓦时,占省内发电量60%。2021年将继续着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促进能源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深入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2020年5月18日,广东电网今年的统一负荷调节首次超过1亿千瓦,成为今年首个负荷超过1亿的省级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初步预测,到2025年,广东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00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为1.65亿千瓦。“十四五”期间的年均增长分别为5.2%和4.6%;到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1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将达到1.93亿千瓦。面对如此巨大的电力需求,广东省加大了力度以增加装机容量。据估计,到2025年,该省的装机容量规模将约为1.95亿千瓦,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将达到2800万千瓦;到2035年,广东的装机容量将达到2.46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占74%。巨大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特别是大规模的间歇性海上风电开发,将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强大电网来保证电力传输。

江苏省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264亿千瓦时,这是自2018年以来,江苏全社会用电量第二次突破6000亿,同比增长约2.2%。电量是经济的晴雨表,能够有效反映地区发展情况。江苏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用电量多年来仅次于广东,保持全国第二。2019年,江苏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77%,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2.03%,占比较2018年下降0.55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增长4.3%,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27.2%,占比较2018年高出0.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已经代替第二产业,成为用电量新的增长点。除了用电数据,国网江苏电力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发电方面,随着用电“清洁替代”步伐的加快,江苏全年用电量中,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突破1300亿千瓦时,占比达到21%,较2018年提高1.9个百分点。

综上来看,广东、江苏作为我国排名前两位的东南区域经济大省的典型代表,具有极大的用电需求,完全可以消纳外来送电规模。

(二)成熟的发电和输电技术支撑

一是特高压输电技术优势: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国投运、在建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共计33条,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完全成熟,换流阀、换流变整机技术及关键组部件核心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完全具备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尤其针对准东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首条±11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也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二是清洁发电技术: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工业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煤炭行业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其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工作卓有成效。通过煤炭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加强煤炭清洁利用工作,清洁燃煤发电全面推进,新技术推陈出新。煤炭清洁转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煤炭转化成多种形态重获新生,许多技术和指标都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政策从煤炭产品质量、燃煤发电、煤化工、燃煤锅炉、煤炭分级分质利用、民用散煤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7个领域,开展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工作,持续推进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我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321克标煤/千瓦时,其中66~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290克标煤/千瓦时。2012年12月1日,世界首台60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机组在四川白马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在大容量、高参数循环流化床洁净煤燃烧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2012年11月6日,国内首座IGCC电站示范工程———华能(天津)1×25万千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顺利进入试生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大型IGCC电站且自主设计、建设和运行的国家。2012年8月,我国首个全流程煤基二氧化碳捕集示范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4万多吨,取得了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悉,该示范项目是我国目前第一个深部盐/咸水层的地质封存实验项目,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274公顷阔叶林吸收储存的二氧化碳总量。

(二)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是是拓展区际互动合作,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做好该地区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对于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新疆“疆电外送”煤电机组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优势明显,新疆煤炭资源通过坑口直接转化为电,通过特高压线路远距离输送到内地,具有很强竞争优势,可大大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对节能减排和缓解铁路、公路运输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具有极大的环保效应,以准东昌吉-安徽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输电容量为1200万千瓦,每年可向华东输送660亿度电,相当于同时点亮4亿盏30瓦的电灯,每年可从新疆向中东部省市输送电力660亿千瓦时,将减少燃煤运输3024万吨,减排烟尘2.4万吨、二氧化硫14.9万吨、氮氧化物15.7万吨。

三、解决建议

随着准东“疆电外送”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准东电网送出条件优越、输变电设施完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具备“统一规划、集中布局、规模开发、就近送出”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优势。准东开发区作为国家大型煤电基地,具有很强的火电电源的调峰能力,能够确保“疆电外送”输电通道建成后全额输送配套的光伏发电电量,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关于加快启动准东“疆电外送”第二、三条±1100kV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的建设,加快可研工作,起点设在新疆准东煤电基地,落地在广东、江苏或其它中东部区域,并启动准东第二条、第三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配套煤炭和电源点建设的有关意见,为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依托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技术打造“一带一路”输电走廊,解决东部等地区用电紧张问题,减少或者消除我国东部地区的雾霾,解决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彻底解决因“疆电外送”通道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同步、不相匹配而导致的严重窝电、弃风、弃光等现状,实现多种能源规模化的互补联送,全方位形成“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能源战略新格局。


【责任编辑:王长尧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新:建议加快启动准东第二条、第三条“疆电外送”电力通道建设及启动配套煤炭和电源点建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