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触摸中国绿色转型脉搏
来源:中国能源报 2023年11月06日 09:29 作者:董欣
2023-11-06 09:29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董欣

编者按 10月20日-28日,《中国能源报》记者随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前往贵州、湖南、江西及湖北调研。

编者按

10月20日-28日,《中国能源报》记者随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前往贵州、湖南、江西及湖北调研。9天4省的行程紧凑充实,来自阿根廷、亚美尼亚、贝宁、巴基斯坦等18国的媒体代表,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风貌的魅力,携手触摸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脉搏,现以随记的形式记录分享。


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标志性工程到“小而美”项目,10年来,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投资已超过传统能源。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怎样改变生活,我和很多同行的人一样,期待在行程中交流探讨。

可持续的未来

水电站、核电站、特高压工程往往远离市区,深藏于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旁,能见到并非易事。10月22日上午,采访团来到中国能建总部。在企业展厅,通过裸眼3D,“亲临”三峡工程、乌东德水电站、华龙一号等重大工程“现场”。

相比前一天体验景泰蓝传统非遗工艺,这次体验充满能源前沿技术科技感。随后的座谈会增加了彼此的了解,10年来,中国能建充分发挥能源电力全产业链一体化与核心技术优势,将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建造呈现给世界。

来自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每日新闻网的易卜拉欣·马利克刚23岁,在采访团中年纪最小。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如数家珍。“在摩洛哥,努尔·塔菲拉特太阳能电站能够满足大约1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中企在巴基斯坦投资建设了第一风电、大沃风电等项目,规模在南亚均居前列;在智利和肯尼亚,中企投资建设了南美和东非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

怎么看待清洁能源的发展?易卜拉欣·马利克说:“它们对当地和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媒体应该传播更多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它们。我相信清洁能源前景广阔,这有助于建设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未来。”

很快就要集合前往下一站——华为。易卜拉欣·马利克跟好几位记者一起,抓紧时机向建设者们了解更多的清洁能源情况。阳光照在他们身上,非常明亮。

茅台酒与绿电全覆盖

世界白酒看中国,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茅台。10月23日清早,采访团一行飞往贵州省,直奔茅台镇。

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山地丘陵占比超九成。茅台镇隶属仁怀市,紧依赤水,群山环绕,形成“一日之中,乍寒乍暖;十里之内,此热彼凉”的独特小气候。大自然赐予它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恰得其妙的地质结构、优质独特的宝贵水源、物竞天择的微生物群和绿色健康的有机原料,加上匠心独运的工艺流程,天人共酿,道法自然——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茅台酒。

今年,茅台酒因酱香拿铁、酒心巧克力和冰淇淋频繁出圈。出圈并不止于此,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曾任职贵州省能源局,这份经历让他格外关注节能降碳增效,持续优化用能结构,“他多次到车间,掌握一线用电用能情况。”去年,茅台集团成为贵州省首家完成绿电采购的企业。上半年,通过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可以实现用电“100%绿电覆盖”。

“茅酒之源”浓缩着西汉至今的酿酒历史,也展示着在“双碳”目标下,茅台集团的主动作为。为维护生物多样性,茅台集团连续10年每年出资5000万元,用于防治赤水河流域水污染,构建“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体,包括长江鲟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内的3000余种物种在赤水河休养生息。就在采访团到来的前几天,赤水河流域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生态示范区入选了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走出中国酒文化城,《斐济太阳报》出版编辑莱塞娜·纳西加跟我一起交谈漫步。道路两边的商家老板们大声招呼她喝一杯,“要用最好的酒招待最尊贵的客人。”她问:“为什么这里喝酒免费?”我答:“因为喜欢来自远方的朋友。”

绿色园区和网红桥

茅台镇秋意清浅,湖南长沙仍徘徊在夏末。名单上的名字逐渐在相处中对应成一张张生动的笑脸。采访团在这里深入清水塘老工业区和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一线,了解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智慧赋能、绿色理念和数字化应用。

一座城因河流而灵动,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株洲位于其下游。坐落于此的清水塘老工业区,规模最大时,曾汇集261家化工企业,创造了160多项全国第一。随着时代进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型,作为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之一,由中交三航局负责整体投资开发。

中交集团以绿色共建为主线,打造现代化新园区。这吸引三一重工、中车集团等名企陆续入驻,一座新能源装备产业新城和城市花园正在崛起。路通了、水清了、环境变好了,老旧园区蜕变为广受欢迎的城市公园,碰巧遇到幼儿园小朋友来此秋游,大家纷纷上前合影,留住欢乐瞬间。

清水塘大桥是网红桥,有“湘江最美大桥”之称,全桥跨径408米,由3000多个杆件吊装拼接而成,采用独特双层结构,上层通车、下层行人。走在景观通道上,秋色连波,尽收眼底。大桥展示着中国工匠的精妙,最高处的拼接需将重约10吨的杆件,吊装至离水面近百米的高空,对接精度控制在3毫米以内。“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桥,它的建筑设计独特并具有创造性。”尼泊尔新闻网杂志编辑西塔拉姆·巴拉尔形容大桥是给当地百姓的礼物。

▲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走上“网红桥”,了解大桥的工艺及技术。

“公司在贵州修建了很多高速路,说不定你们乘车的路就是我们修的呢。”午餐时,中交集团企业文化部执行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查长苗打开话匣子,告诉坐他对面的西塔拉姆·巴拉尔,加德满都-特来快速路就是中交集团建的。这条路是尼泊尔国家荣耀工程,可以改善南北互通,节省通行时间7小时以上。

深耕大交通和大城市,中交集团设计建设了10大高山峡谷桥中的7个。全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38万公里,18万公里在中国、12万公里由中交集团参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这家公司正在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建设更多的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增进全球民生福祉。

走进智慧零碳电厂

江西省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跨越时空,传承着初心和使命。10月26日的第一程是参观“光储充放检”项目和零碳电厂。下了一整晚的秋雨仍在继续,采访团在飞驰的大巴上,欣赏迅速后退的樟树和栾树,感受这座锂电新城和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的宁静秀美。

“赣西明珠”分宜电厂始建于1966年,历经三起两落,现拥有塘边、双林、石城及宁都四个厂区。到达电厂时,雨渐渐大了起来,大家的兴致却逐渐高涨。国家电投是我国首家拥有全部发电类型的能源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企业。10年来,该公司境外在运装机中清洁能源占比65%,在建装机全部为清洁能源。这种业务特点也体现在电厂布局:一侧是清洁高效的百万千瓦煤电机组;一侧是布置在屋顶和棚顶的光伏电站,由8119块光伏组件构成,配备快充、慢充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团员拍摄分宜行政服务中心屋顶光伏项目。

阿根廷南方电视台记者安德烈斯·弗洛雷斯认为将光伏装上车棚和屋顶给电动汽车充电,为办公楼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是个非常棒的创意”。科威特《阿拉伯人报》经理穆尔塔达·阿卜杜勒-哈利克·阿卜杜勒-阿齐兹·塔哈也赞不绝口,“充满科技感”。

▲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在参观“光储充放检”项目。

“令人难以置信,电厂的电由煤炭和太阳能同时产生很有趣。”亚美尼亚通讯社副总编辑内莉·马尔加良感叹新能源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她认为媒体作为信息的翻译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清洁能源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陈述事实,帮助公众了解和选择清洁能源。

两座高大的冷却塔上,手绘的中国元素蓝色祥云平添灵动,成为绝佳打卡地标。走进零碳电厂展厅,采访团体验到“天枢一号”的智慧,这个系统可以聚合源网荷储等元素,进行集中管理。从系统画面中,可以看到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覆盖1356个县域,光伏场站达到24887座,可以减排二氧化碳超过943万吨。

▲2023“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在分宜电厂双林厂区拍照留念。

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中国正作出更多努力。在“双碳”目标下,政府制定积极的规划目标,能源企业持续提高新能源全球装机投资占比,老百姓驾驶新能源车、通过户用光伏为家庭供电,从政府、企业到个人,从生产到生活,清洁能源正成为新的潮流和习惯。

午后,天放晴,采访团前往樟树市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夜幕降临时,赶赴湖北省武汉市,抵达最后一站。智利“发现中国新闻网”总编辑法比安·皮萨罗是一个中国迷,在短暂的自由活动间隙,他选择乘坐绿色公共交通,体会风土人情。10月28日早上集合时,柬埔寨新鲜新闻网首席执行官助理兼主编皮塞斯·乔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他已经骑了两个小时共享单车逛武汉。午后,采访团这一群此前素未谋面的老朋友,带着对绿色低碳世界的期许返程。

文 | 本报记者  董欣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让世界触摸中国绿色转型脉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