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美的集团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家电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有超过5亿用户,如果你关于美的集团的印象还停留在的体量和规模的话,那你应该进一步了解美的集团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美的方案”。
文 | 本报记者 王海霞
楼宇科技:每一度电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这座‘零碳建筑’内,每一度电都安排得明明白白,通过精准照明、空调控温,让低碳更有数。在该园区,依托智慧电梯系统、空调系统等机电设备,都可以通过数智化手段实现最大限度节能、环保。”美的楼宇科技低碳业务负责人王坐中说。
王坐中所说的“零碳建筑”位于佛山市西区智慧工业城内。在监测这座“零碳建筑”运行情况的显示大屏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数字孪生等数智技术,可一屏总览全楼建筑能源,实时动态感知发电量、节电量、用电负荷等各类数据,对园区能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另外,结合该园区的高效硬件设备,综合实现园区节能25%。
工作人员指着大屏左下角一条波动的曲线解释说:“这条线显示着当天的实时碳排放量,你看中午12点左右的时候这条线出现了一个低洼,这个时段同事们去吃饭了,办公区域的人数减少,灯光、空调都随之调节到更节能的模式,继而降低了碳排。”
王坐中给出更具体的比较数据,经过废热回收制造生活热水、全新风热回收恒温恒湿送风等空调节能措施改造后,2022年空调能耗强度比2021年改造前降低了29.6%。
即便实现了将近30%的节能,美的楼宇科技还在追求更加节能的路上。近日,美的楼宇科技与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CRH实验室签订了研究项目。双方将通过产研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展在中央空调系统性能方面的探索研究,加速暖通空调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此次合作被视为美的在建筑碳中和与数字化融合的又一个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副教授、中国制冷学会“制冷节能降碳与制冷剂替代工作组”主任委员王宝龙介绍说:“这次校企合作,将为楼宇数字化平台提供可实现的理论技术支持,在推动传统领域数字化变革的同时,形成开放、互通的数字量化评价标准。”
新能源加储能 有效支撑“零碳园区”建设
节流固然重要,开源也必不可少。在“美的楼宇科技西区智慧工业城”园区的楼顶,一排排光伏板正在为园区提供清洁电力。美的工业技术合康新能低碳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负责人高平敏介绍称,美的西区工业城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另新建一套电储能和水蓄能系统,使园区绿电实现高水平消纳,最大限度减少外购电力。这套新能源加储能系统的“组合拳”有效支撑了“零碳园区”建设。网解决方案负敏
高平敏表示,美的工业技术旗下合康新能以“低碳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为园区提供了包括项目规划、设计集成、施工交付、售电交易、运维检修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流程服务。
据高平敏介绍,“低碳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低风险、低碳排的“三低用电”。合康新能通过最大限度开发风、光等资源,结合柔性复合参与辅助服务、冷热电负荷节能、绿电碳价值挖掘等方式帮助企业降低用能和用电成本。
高平敏还以美的工业城光储电站为例算了一笔账:2022年3月,该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项目的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单元和屋顶光伏的发电总装机容量可达300千瓦,储能容量是50kW/100kWh。与改造前相比,项目总体能耗降低了30%,园区绿电渗透率达到了93.5%以上,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7吨,电站全生命周期内可减排近六千吨。
“软硬兼施”铺就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无论是打造“零碳建筑”还是“零碳园区”,美的都拥有“软硬兼施”“两手抓”的能力。
硬件方面是美的集团的“看家本领”;数智化管理软件方面,美的更是已经建起了“数字化底座”。在建筑低碳化领域,美的集团拥有业界领先的暖通空调、数智电梯等产品;在“零碳园区”的硬件方面,美的以变流技术为底层进行产品布局,可以提升“源、网、荷、储”环节的关键设备的安全性;在源侧,具备综合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能力以及能源管理平台;在网侧,提供电能治理设备板块的关键产品;在荷侧,交付变频器等关键产品,助力客户智能节能;在储侧,美的已涉足多种电化学储能产品。
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以上“硬件”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美的集团可以实现软硬件结合,为行业提供更有针对性、更高效、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标杆制造业企业,美的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和低碳化的时代大势,于2021年首次对外发布绿色战略,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如今,无论是在建筑低碳化,还是在工业园区低碳化的道路上,美的正持续发力,铺就更加绿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