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高质燃料组合,直击船舶脱碳“痛点”

——专访MAN Energy Solutions全球业务发展总监Alexander Feindt

发布日期:2023-05-05· 能源高质量发展 王林

文| 王林 随着全球海运贸易快速发展,船舶排放已成为航线区域和港口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环保需求和严苛监管催生出了诸多变化和不确定性,海运业不得不加速向清洁燃料过渡,这使得低碳发展路径、燃料替代性技术研发,以及绿色船用燃料选择变得多种多样。

文| 王林

随着全球海运贸易快速发展,船舶排放已成为航线区域和港口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环保需求和严苛监管催生出了诸多变化和不确定性,海运业不得不加速向清洁燃料过渡,这使得低碳发展路径、燃料替代性技术研发,以及绿色船用燃料选择变得多种多样。

“我们不仅在造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更在航运脱碳方面责无旁贷。”全球领先的发动机巨头德国MAN Energy Solutions全球业务发展总监Alexander Feindt日前接受专访时强调。

全球范围内,船舶脱碳的“痛点”和难点是什么?造船市场应如何推进船舶燃料低碳和零碳转型?针对中国市场,MAN发力方向和重点是什么?其业务和产品布局将给中国绿色转型带来哪些影响?针对这些问题,Alexander Feindt一一作出了解答。

针对船舶脱碳痛点难点

打造高效特色业务产品

“目前,海运业推广更清洁替代燃料,主要面临三大挑战:充足的绿色燃料产能、及时稳定的绿色供应链、对船员和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Alexander Feindt表示,“简而言之,海运脱碳并不受限于发动机的推进技术。”

基于此,MAN致力于为所有未来燃料研发海事技术解决方案,旗下二冲程氨燃料发动机和新型四冲程甲醇发动机计划于2025年投入运营。“于海运业而言,氨、甲醇和氢等绿色燃料仍然是‘新鲜事物’,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他说,“此外,燃料加注程序、港口的风险评估及危险识别、装卸工序、船员的安全机制尚未发展成熟,仍在制定之中。”

为此,MAN正在与那些不熟悉海运业的化学品和燃料公司密切合作,从而弥合燃料生产到船舶燃料应用间存在知识及工艺差距。“这正是海运业亟需努力的方向,即通过碳差价合约、替代燃料的燃料认证和承购协议、监管制度的优化等方式,为资产融资并降低替代燃料的相对成本。”Alexander Feindt强调。

“预将阅读全文,请订阅《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订阅电话15910626987”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报官方网站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于中国能源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网”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

 文| 院振刚 岳小文 游双矫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05-05 17:32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