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洋:榆林经开区发展情况介绍 | 2024哈密能源之问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4年10月30日 22:15
2024-10-30 22:15 来源:中国能源网

从产业经济角度,他建议哈密能源之问应进一步发挥区域经济协作平台作用,形成“来往”、形成经济循环,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软实力,在做大的基础上尽快做强

10月26日,2024“哈密能源之问”隆重举行。会议以“创新·绿色· 智慧 推动综合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能源集团、哈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新疆大学协办。会议聚焦能源行业科技前沿、聚焦能源产业发展实践、聚焦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综合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举措路径。 

图为:陕西省榆林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榆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孙守洋

其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产业延伸”专题研讨会中,陕西省榆林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榆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守洋作了《榆林经开区发展情况介绍》的主题发言。 

孙守洋从榆林经开区情况介绍以及更广泛的能源产业发展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他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榆林经开区的情况,包括基本情况、已形成的产业基础、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 

榆林经开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榆神矿区腹地,是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同时也是国家四大煤化工基地之一和陕西省首批获批的重点化工园区。 

榆林经开区规划面积1108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36平方公里,清水工业园面积87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榆林经开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中国最高效的煤炭主产区之一。 

榆林经开区已形成了以现代煤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如国能甲醇下游6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国能180万吨/年甲醇联产40万吨/年乙二醇、全球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塑料示范项目、全球规模最大的煤制乙二醇——陕煤18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120万吨/年粉煤热解示范项目、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50万吨/年DMC一期10万吨项目、全球首套煤基乙醇项目——延长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榆能4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1300万吨/年西湾露天煤矿等。这些项目不仅规模大,而且技术先进,为园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榆林经开区目前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化工产品产能达到800万吨以上,包含20多种化工产品。主要化工产品包括甲醇、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等,产量分别为220万吨、34万吨、32万吨和260万吨。此外,还有乙醇、聚氯乙烯、烧碱、聚乙醇酸和玻璃纤维棉等产品。初步形成了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创新集成的现代化煤化工产业体系。 

围绕着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强产业,孙守洋分享了榆林经开区规划:到2027年,打通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功能材料的实现路径,有序替代石油化工,提升煤化工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到2030年,推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完全耦合,加大生产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碳素材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高端润滑油、高端费托蜡等高端化工产品,发展新一代储能电池电解液、化工新材料等;展望2035年,榆林经开区将聚焦化学工业发展前沿技术,在化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领域,使个性化、高端化、终端化用途的化学品成为主流产品,打造新质生产力。

 孙守洋表示,一条主线就是"以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为主线",同时有三级支撑,分别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以及对外开放。 

 孙守洋强调了保障能源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对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至关重要,也对提升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哈密能源之问”会议是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尤其是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如何在实践意义上来思考和讨论这些具有全局性和可行性的问题,来思考战略性、前瞻性很重要,也具有引导性的示范作用。 

从产业经济角度,他建议哈密能源之问应进一步发挥区域经济协作平台作用,形成“来往”、形成经济循环,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软实力,在做大的基础上尽快做强。  

【责任编辑:肖洁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孙守洋:榆林经开区发展情况介绍 | 2024哈密能源之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