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最新进展及其系统结构拆分 | 投研报告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5年03月11日 12:23
2025-03-11 12:23 来源:中国能源网

民生证券近日发布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可控核聚变最新进展及其系统结构拆分,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本周关注:恒立液压、灿勤科技、三一重工、博众精工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展不断推进。

民生证券近日发布机械一周解一惑系列:可控核聚变最新进展及其系统结构拆分。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本周关注:恒立液压、灿勤科技、三一重工、博众精工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展不断推进。可控核聚变美国聚变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聚变能产业报告》显示,核聚变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已吸引超过71亿美元的投资,全球核聚变企业总数达45家,其中包括中国的新奥能源、能量奇点等。此外2025年以来,可控核聚变领域技术突破不断:1)3月6日国光电气携手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布局聚变裂变混合能源产业。2)2月28日,中国核电、浙能电力拟分别增资10亿元、7.5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前瞻性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3)2月28日,美国核聚变商业公司-HelionEnergy宣布计划在华盛顿马拉加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厂。4)1月,EAST装置首次完成了1亿摄氏度1066秒“高质量燃烧”。

我国计划在2050年前后建成商业聚变示范电站,实现磁约束聚变能源的商业化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稳步推进托卡马克研究,先后建成了合肥超环(HT-7)(目前退役)、中国环流器二号(HL-2A)、东方超环(EAST)等装置,相关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为我国聚变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为了推进聚变能源商业化的目标,我国自主制定了磁约束聚变能源发展路线图,分为3个关键阶段:推动CFETR立项并开始装置建设,形成聚变技术实践的基础条件;计划2035年完成CFETR建设,调试装置运行并进行物理实验,逐步验证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在CFETR装置上进行磁约束聚变能源的难点技术探索,计划2050年前后建成商业聚变示范电站,实现磁约束聚变能源的商业化应用。

可控核聚变当下主要面临能量平衡、氚自持、可利用率、耐辐照能力4个方面的难题。能量平衡、氚自持、可利用率、耐辐照能力4个指标最为关键,可用于各种聚变堆的技术性能差异比较。聚变能源发展需要跨越4个里程碑节点:节点1为当前的领域最优水平;节点2为ITER水平;节点3为聚变商业示范堆(DEMO)水平;节点4为第一代商业堆水平。近年来,各种聚变技术路线均取得显著进步,但面向能源应用的聚变技术路径尚未获得闭环验证,相应开发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跨越这4个节点后,聚变能源还面临经济竞争力差的困境。

托卡马克装置主要包含磁体系统、偏滤器系统、真空室系统、屏蔽包层系统等核心子系统。1)在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装置中,产生约束磁场的磁体系统扮演着核心角色,其磁场强度与均匀性对于整个装置的性能与效率均有着重要影响。2)作为托卡马克装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偏滤器由穹顶板、内外靶板、抽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EAST装置中内、外靶板是受等离子体轰击最激烈的区域,同时也是装置中热负荷最严苛的区域。3)真空室位于磁体与冷屏之间,包含主体和窗口两个部分。主体是一个环截面为D型的双层结构,由位于地面上的柔性重力支撑部件支撑着。在内外壳之间填充硼化冷却水以屏蔽中子,为聚变反应的安全进行提供第一道安全屏障。4)ITER包层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屏蔽包层和增殖包层。屏蔽包层的作用主要是屏蔽中子辐射、减少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保护真空室、磁体等,而增殖包层的主要作用是增殖氚以实现燃料自持。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可控核聚变相关标的:联创光电、国光电气。

风险提示:1)可控核聚变突破不及预期。2)下游需求波动风险。3)国内外政策推动不及预期。(民生证券 李哲,占豪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肖洁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可控核聚变最新进展及其系统结构拆分 | 投研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