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能源报记者 刘澄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华能将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视为公司发展“两翼”,一方面坚持不懈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另一方面,将以国家“双碳”战略为牵引,坚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
温枢刚表示,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中,煤电比重逐步降低,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发挥兜底保障和灵活调节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进一步挖掘煤电减污降碳潜力,有效彰显煤电能源保供“压舱石”功能,促进能源电力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温枢刚建议:
一是以科技创新赋能煤电清洁高效发展。进一步明确煤电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在逐步由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基础上,深入推进高效灵活煤电技术研发,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完善CCUS技术体系,加快部署“煤电掺烧生物质+CCUS ”研究和试点促进能源系统零碳、负碳发展,推进“煤电+”耦合发电,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样板。
二是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要进一步统筹减排控排与电力电量,推动煤电沿着补容保量、控容减量、减容减量、保容控量路径发展;统筹低碳发展与安全效率,坚持系统观念,科学确定煤电机组深调幅度,开展多能联供、辅助服务、综合能源服务, 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与“弹性出力”、安全可靠的有机统一;统筹煤炭价格、电价等要素,有效调控燃料市场,落实好煤电价格浮动机制,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探索建立容量市场,持续优化煤电可持续发展环境。
三是以转型思路创新促进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发展新生产力必须要用创新的办法不断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优化调整。进一步创新煤电转型发展思路,围绕负荷中心、风光电外送基地、新能源调峰需求以及煤炭资源状况,合理布局承担能源保供与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清洁高效煤电,分区域推进煤电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研究在沿江沿海地质条件好的煤电厂址部署高温气冷堆等改造,探索利用煤电厂址向可再生能源生产、储能中心、绿色能源创新中心、工业脱碳工厂、生物多样性生态公园等方面转型。
【责任编辑:肖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