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今年的热词。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的发展对于转型发展中的山西不言而喻。山西如何加快通航示范省的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国两会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候机楼管理部党总支委员、副经理马通贵,提出“关于积极发展山西低空经济加快通航示范省建设”的建议。
2024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发展低空经济,加快通航示范省建设”。春节期间,晋中市左权县桐峪1941小镇上,两架“空中的士”精彩亮相,为景区平添现代科技活力,为各地游人带来别样的旅游体验。这是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山西省的首次试飞,也是低空经济在山西的最新实践。
马通贵向记者介绍,所谓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航空业界所称的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记者注意到,低空经济正成为山西产业规划的关键词,发展低空经济的工作思路也日益明晰。
山西把培育壮大通用航空全产业链,以建设通航示范省作为发展低空经济的主要抓手。提出“飞起来”“示范带动”“通航强省初现雏形”三步走战略。扎实推进通航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搭建、产业链条构建、市场主体培育、航空文化宣教等各项工作。
在马通贵看来,低空经济是产业发展新赛道、经济增长新引擎,这已成为政府、行业、企业的共识。目前,山西低空经济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升保障措施、强化市场开发力度。
马通贵建议,要加大对山西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支持力度,积极先行先试;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推动通航全产业链发展;明确各类空域准入条件与使用规则、空管服务保障模式等;支持并协助地方建立组织架构,建立工作机制,明确权责。
与此同时,完善低空经济软硬件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议在全国已建成的省级飞行服务站、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持本地研发和山西低空智联网建设,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
【责任编辑:李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