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锐德(300001.SZ)的大股东青岛德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德锐”)发生股权变动,原股东屈东明、刘立中、王聚辰退出,大股东于德翔的持股比例由61.97%上升至69.26%。同时,公司注册资本也由6080万元减至5440万元。
资料显示,青岛德锐成立于2004年2月,注册资本5440万元,系国内创业板首家上市公司特锐德的大股东,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社会经济咨询服务。
在此番退出的股东之中,屈东明曾任特锐德第三届董事会董事、执行总裁等职。2022年,深交所曾向时任特锐德总裁屈东明发出监管函。其中提到,当事人屈东明作为特锐德时任总裁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
更早之前,屈东明还曾担任青岛特锐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河北华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计划调度办公室主任、青岛龙达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等职。
除了屈东明之外,刘立中与王聚辰也都曾在特锐德工作多年。其中,刘立中曾任青岛特锐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副董事长,青岛德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等职。
王聚辰曾任青岛特锐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青岛德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等职。
在3名股东退出的同时,青岛德锐大股东于德翔的持股比例也有所上升,由61.97%上升至69.26%。
于德翔出生于1965年,本科就读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即现在的三峡大学,后获得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04年,于德翔创立特锐德,公司专注于户外箱式电力产品的集成设计与研发生产。
2009年,特锐德在创业板上市。2014年,特锐德“二次创业”,开拓了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以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特来电”)为运营主体。
今年1月,特锐德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去年全年实现净利润8.35亿元至9.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至90%;实现扣非净利润6.95亿元至7.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至97%。
对于预计业绩增长的原因,特锐德表示,公司紧抓国家“双碳”和“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历史机遇,聚焦优质客户、提升订单质量、夯实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战略,“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网两大板块盈利能力均实现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李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