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乐播的私域直播外人看不到,老人陷入直播间剧本骗局,主播自称雷氏家族能回收藏品变现,江西老人一月花3.5万元刷50多单,换来一堆假圣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蹲点直播间,骗子挂出无实物空链接,卖“发财机会”,一小时卖出87万元。称老人越早下单、付款越多,他们越快上门回收藏品,子孙后代还能去“雷氏集团”端上铁饭碗。
>>儿子投诉
母亲陷入直播间剧本骗局
许先生家住江西,他67岁的母亲最近陷入直播间剧本骗局。
原来,许先生的母亲通过回收藏品变现视频,加到了一位“雷总”的微信,“雷总每天直播,专骗老年人,他的直播需要通过他发给老人的链接才能看,老人对“雷总”直播间痴迷上瘾。”许先生说,“雷总”在直播里让老人买他的链接,买得越贵“雷总”就能越早上门回收老人的古钱币,还让老人帮他保管藏品,称保管费50万元起步,“通过各种很假的剧情演绎,编造各种情节,说他们是四大家族斗争,还有日本人来抢文物。还有剧情是他到民间收古钱币,豪气转账动辄百万,吸引老人购买直播间挂出来的链接。买的越多变现机会越多,但收到的都是不值钱的假文物。”
许先生说,老人们对于直播间里这些“一眼假”的剧情深信不疑,母亲从3月至4月,背着儿女们一个月买了50多单,花了约3.5万元,家里一堆假藏品,有所谓的圣旨、古画等等,“我说这是骗人的,母亲不信,还帮骗子说话。我带着我妈去了当地的文物局,工作人员只听了事情没看东西就断定我们上当了。骗子用精神控制法洗脑,让老人执迷不悟。”
4月中旬,许先生发现母亲被骗后,便开始了维权。
“我之前没有听过微乐播这个平台,也是找订单时才发现——付款记录显示钱都去了浙江微乐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查才知道,这就是直播平台。”许先生说,“雷总”的微信号经常变,直播链接每天也不一样,“这件事后,我们联系微乐播直播平台,工作人员也不管,说他们找商家也需要时间,让我们自己找商家,退款至今无果。”
>>记者调查
直播间挂空链接卖“发财机会”
带着重重疑点,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设法蹲点“雷总直播间”。记者发现,所谓“雷总”只是一个虚构的人设,“雷总”一般每日直播两次,早晚9时各一次。直播内容外人无法直接看到,要通过特定链接,才能进入直播间,被称为“私域直播”。“雷总”先通过短视频等方式加到老人微信,再每日定时给老人发直播链接,将老人引流至直播间。
“雷总”直播分为“骗钱场”和“忽悠场”,“忽悠场”为“骗钱场”铺垫。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直播所上的链接,并无实际产品,链接商品名称为“雷总神秘礼xx号”,连商品实物照片都没有,虚配一张礼盒图片,也没有产品详情介绍。老人们无实物开“盲盒”,甚至连盲盒都不存在,就一个空链接,链接上来后,主播互相配合演戏,像打了鸡血一样让老人们付款,付款下单也被谨慎地称作“抓住机会”,而非“购买物品”。
每个链接只挂几分钟,卖一个撤一个,从贵到便宜,依次不断。每次上链接,都会被主播吹成人生翻身走向财富的千载难逢好机会,不容错过。然而,实际上错过的“机会”总能再回来——1588元的链接关闭了,就会降级上999元、599元、299元的链接,每次都说是“最后的机会”。
一场直播中,1588元链接系统显示热卖数量为401单,999元链接111单,599元链接112单,299元链接185单。记者粗算了一笔账,当晚,“雷总”一小时收入超87万元。
>>骗术揭秘
黑话暗语规避风险
甜言蜜语叫爹又叫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发现,“雷总”直播间里暗语黑话不断,比如,来直播间看直播叫“回家”,“老爸老妈”是指看直播的人,“孩子”是“雷总”的自称,“抓住机会”就是赶紧下单付款的意思。“孩子接爸妈回家”,就是告诉老人下次开播时间,到时间了要来直播间。而“今晚要干大事”,就是指晚上要开链接。
同时,“雷总”会避开“古董”“文物”等词汇,他宣称,只要老人下单,就会收到一个“好东西”,不管付多钱,都会收到“好东西”,到时货拉拉去家里回收时,这个“好东西”就是凭证,用于区分各个价位段。从许先生母亲遭遇的经历来看,“好东西”就是所谓圣旨、琥珀摆件等工艺品。
直播中,“雷总”主打感情牌,一口一句“没有人会教陌生人如何致富,所以孩子都是真心的”,说着甜言蜜语叫爹又叫妈,用“为你好”的句式和亲切的语言,把大叔大妈迷得团团转,骗取老人信任。
直播中“雷总”多次承诺提供“铁饭碗”,每上一个链接,前20名拍下付款的,未来都能进入“雷氏集团”任意企业工作,让老人们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也要抓住机会付款。然而,“雷氏集团”是个啥公司,在啥地方,只字不提。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发现,直播间里伪造冲突,编造剧本骗局,比如“四大家族纷争”,所谓雷氏家族便是剧本主角,好的家族想跟雷氏合作,把他们的财富商机带给雷总直播间的“爸妈”,这期间,坏的家族就会阻挠。
几乎每场直播中,“雷总”都会提到雷氏集团与货拉拉的合作,“雷总”称,他至今未与货拉拉签约是因为他对货拉拉欲擒故纵,只要签了协议,货拉拉就能第一时间上门回收藏品,老人们立刻就能变现发大财。
>>货拉拉辟谣
与直播公司无关,无业务往来
对于骗局,很多老人已被彻底洗脑,意识不到是假的。直播中,“雷总”声称货拉拉知道他体量大,追着他要合作,他都避而不见吊胃口。对此,老人们都说“小雷儿子是个生意精”。
4月2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货拉拉全国客服,工作人员说,对此情况高度重视,将由专人回复。
当日下午,货拉拉官方回复:货拉拉平台与上述公司无任何关系,也无任何业务往来,请广大公众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微乐播回应
售后过期,钱已结给商家
监管问题一律不知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通过调查,梳理出微乐播私域直播中存在的隐患,一是直播间里套路多,利用老年人很少上社交媒体存在信息差,涉嫌欺骗老年人;二是封闭式直播,缺乏监督,只有直播链接,下播就关闭,直播没有回放、没有记录,没有公开商城,无法售后;三是主播在直播间随意宣发,甚至连产品都没有,涉嫌欺诈性宣传。
4月2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微乐播平台客服,询问直播间骗老人如何退款?一小时后,客服称,今天主管外出,无人值班,咨询的问题上班时统一处理。
随后,记者在微乐播的微信官方服务号上看到,其认证主体为浙江微乐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为企业私域直播平台。记者拨打该公司公示电话0571-87118888及客服电话400-625-6888,始终无人接听。
4月30日,记者再次联系微乐播平台客服,工作人员说,他们只售后,根据订单联系商家协调退费,至于监管一概不了解。那对“雷总直播间”及其背后公司资质是否核查,合不合规?工作人员说,想退费也可以直接找直播间对应公司客服,商家合不合规他们不处理。
5月6日下午4时许,工作人员回复称,许先生家的订单退款诉求已多次向商家反馈,经核实,订单状态为已完成,确认订单已过售后期,钱款已结算到商家账户,平台无权扣除商家账户货款处理退款,建议继续跟商家沟通。售后期多长时间?“一般是七天。”工作人员说。
>>失联的“雷氏集团”
其实是义乌一批发公司
已被纳入异常名录
那么,雷氏集团到底是个什么集团,背后的主体又是谁?其涉嫌明目张胆坑骗老年人,虽屡屡更换直播账号,但从每个账号的客服信息来看,企业认证均为义乌市枷怡供应链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在今年1月22日,已被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4月2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通过直播链接找到“枷怡供应链有限公司客服”,询问“雷氏集团”是否存在,下单老人的子孙后代如何办理入职手续?工作人员称,这是客服,具体要咨询主播。对于主播如何联系、订单如何退费等问题,均未明确答复。
随后,记者拨打天眼查上公示的该公司电话,提示呼叫不能完成。
在义乌市枷怡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上,经营范围中有一条为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此外还有日用品批发等。
4月29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企业登记机关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说,该公司归江东市场监管所管辖,并给出联系方式。
随后,记者联系到江东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说,从该企业直播的情况来看,骗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了,这些都没办法监管到,只能消费者自己擦亮眼睛,去正规的平台购买物品。“列入异常名录后,如果企业还要用营业执照,肯定要先来我们部门将异常移除,才能恢复正常。我们的监管手段目前只能到这一步,确实没有能力把各个平台监管到。手段类似的诈骗,如果金额较大,建议当事人报警处理。”
工作人员说,从登记信息上,“列入异常,就等于我们也找不到这家公司。比如,它登记在A,实际营业地址是B,我们无从去找B。”工作人员建议,报警同时,可继续联系平台处理。
4月29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浙江微乐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主管部门——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其官网公示座机号码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联系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多个座机号码均转至12315杭州中心,等待多时无法联系到人工客服,要投诉只能自助登记。
5月6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多次联系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官网公示座机,要么占线,要么无人接听。
4月29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许先生报案的江西当地奉新县公安局冯川派出所,民警记录信息后表示,核实情况后会让办案民警及时联系许先生,“如要了解案情进展,当事人也可直接到所里来咨询。”
>>律师说法
虚构“发财机会”骗人或涉嫌诈骗犯罪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如果直播间所售物品为真文物,且卖家没有合法的文物经营资质,其行为显然违反了文物保护法。若卖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发财机会”、谎称货拉拉上门回收等手段,骗取老人钱财,则涉嫌诈骗罪。
依据《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此事件中,如果主播一小时真的卖出87万元,数额则特别巨大,将面临较重的刑罚。
赵良善表示,若商家通过直播间以发财机会为名销售假文物,则构成消费欺诈。对此,老人有权要求商家承担“退一赔三”的法律责任。“欺诈与诈骗的最大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不同。欺诈核心是仍会提供消费者要求的商品,只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做了隐瞒或不实宣传。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更侧重于无中生有,压根就没有交付的想法或所宣称事宜根本无法完成。
赵良善建议,针对维权途径,其一,注重收集证据,如直播录屏、聊天记录、购买凭证(如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等。其二,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对平台内的直播活动负有一定的管理义务。家属可通过平台的投诉渠道,要求平台对涉事主播进行处理,如暂停直播、封禁账号、协助退款等。其三,因本案可能涉嫌诈骗犯罪,应及时向警方报案。其四,老人及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主播和相关责任方返还财物、赔偿损失。
【责任编辑:李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