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核工业因其对安全的极致要求,正成为国产化替代的关键领域。6月26日,在海淀区“科技会客厅”首场活动——2025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现场,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建”)首席信息官、北京中核华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华辉”)董事长毛楠在接受中国能源网专访时,阐述了核工业国产化替代的特殊路径与选择。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决定了核工业在国产化替代上特殊性:一定要在真正自主可控的基础上,验证可行、可靠和高安全性,才能在生产系统上进行替代。这要求企业在替代过程中必须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在保证充足投入的同时,严格遵循可靠性验证逻辑”。
毛楠以龙芯中科为例指出,龙芯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核工业的“两弹一艇”的文化基因高度契合,“龙芯的发展与中国核工业有很高的相似性,都是在要在底层技术上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确保国家战略安全,两个企业的精神本质是一样的。”
据了解,目前,中国核建与龙芯中科已经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双方正从芯片、操作系统和软件平台层级开展深度适配。“我们的研发平台——中核龙信技术平台,已经完成了与龙芯的全面适配,也就意味着由中核龙信构建的各类专业应用基本已经完成了在龙芯技术体系上的重构,后续我们将在保证业务连贯的基础上,逐步开始进行应用系统迁移,来支撑核工业建设领域的全面生产,最终实现真正的全栈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
毛楠坦言,“国产化替代是一个生态,基于龙芯龙架构的生态正在逐步完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完全自研技术平台的企业,因为掌握全部的源代码,适配难度已经没有以前高了。”
对于国产化替代的趋势,毛楠认为关键在于协同作战能力与体系化支撑。能源行业所需的“云网边端”应用场景,需要一体化解决方案以避免适配割裂,“企业更多的应该看重系统整体的协同能力,不在乎长板多长,而在乎短板多短。国产化替代的核心是可用、可靠和稳定。”
在这一趋势下,龙芯中科以其覆盖全场景的产品布局展现出巨大潜力。活动现场,龙芯重磅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LoongArch)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指出,我国信息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独立于X86和ARM体系之外的第三套生态体系。龙芯中科从基于自主IP的芯片研发、基于自主工艺的芯片生产、基于自主指令系统的软件生态三方面打牢自主信息技术体系底座,本次发布的龙芯3C6000和2K3000龙芯CPU不依赖任何国外技术授权和境外供应链。
大会期间,胡伟武还提及“十五五”期间,作为唯一可以对外技术授权自主CPU,龙芯会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授权,帮助其做自己国家品牌的CPU。
毛楠表示,随着中国技术出口从产品向体系升级,龙芯在芯片层级的授权与合作模式将迎来机遇。“龙芯是在芯片层级上对海外做授权,帮助其他国家去发展自己芯片产业,我觉得这个方向路径是对的。”伴随中国工业体系出海,采用国产技术栈的企业将自然带动龙芯走向国际市场。
【责任编辑:李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