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马斯克的"重拳",被小米YU 7打出来了
来源:网易新闻 2025年07月02日 14:34
2025-07-02 14:34 来源:网易新闻

7月2日消息,据《连线》报道,三分钟,20万份订单,小米的第二款电动汽车YU7一问世便创下惊人纪录,将特斯拉Cybertruck一年半的销量远远甩在身后。

7月2日消息,据《连线》报道,三分钟,20万份订单。小米的第二款电动汽车YU7一问世便创下惊人纪录,将特斯拉Cybertruck一年半的销量远远甩在身后。但这仅仅是开始,这款起价25.35万元的SUV,已经将准星瞄向了特斯拉的全球销冠——Model Y。

以下为翻译内容:

又一款中国电动汽车横空出世,似乎准备对西方汽车制造商发起“降维打击”。

这次的主角是小米,一家以智能手机闻名的中国科技企业。小米于2024年底发布了对标保时捷Taycan的首款电动汽车SU7,备受粉丝追捧,以至于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三次上调销售预期。

如今,小米再度发力,推出一款全新的电动SUV。YU7的外观,仿佛是法拉利Purosangue与阿斯顿·马丁DBX707的“混血儿”,两者神韵的结合如此鲜明,以至于哪怕只是听个大概描述,也能立刻心领神会。在各项指标上,YU7均符合2025年电动汽车的主流水准。

YU7系列共有三款车型,显然借鉴了智能手机的命名方式。入门级的YU7标准版,单电机输出功率235千瓦,零百加速时间5.88秒;还有性能更强、搭载双电机的YU7 Pro版,再往上是顶配的YU7 Max版,508千瓦的峰值功率比保时捷纯电Macan Turbo还要高出38千瓦,零百加速时间仅为3.23秒,堪比超跑。

根据中国CLTC测试标准,YU7 Max版的续航里程为760公里,而功率稍低的YU7标准版续航则高达834公里。小米声称,其800伏高压电气架构可在12分钟内将车载电量从10%充至80%,15分钟即可补充620公里的续航里程。

这些数据都令人印象深刻,但结合其在中国市场的定价,则更显惊艳。YU7的起售价只有25.35万元人民币,约合3.5万美元,这正是特斯拉2019年初第一代Model 3曾短暂达到的价格,之后又回升至4万美元左右。YU7 Pro版和Max版的售价分别为27.99万元人民币和32.99万元人民币,而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的起售价为26.35万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特斯拉刚刚错过了自己设定的“2025年上半年”平价车型投产期限。尽管叫停了所谓的Model 2计划,但公司曾在今年年初表示:“包括更经济车型在内的新车计划仍将如期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生产。”如今已是7月,迟迟未见动静。

难怪当YU7上周开售时,国货情结浓厚的中国买家会蜂拥至小米官网。开售仅三分钟,预订量就破20万;开卖一小时,订单更是达到28.9万份。如果这些需要交5000元定金的预订单全部成交,那其总量将超过整个英国汽车行业四个月的产量。这也轻松打破了小米首款电动汽车SU在去年在首日获得的9万份预订单纪录。

但是,正如马斯克所言,预订是一回事,交付可是另一回事。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对YU7惊人的预订量持保留态度呢?或许可以,但小米已经有了令人信服的往绩。小米自一年前SU7获得几乎同等数量的预订后,已累计交付超过25万辆SU7轿车。今年3月份公司表示,预计全年将交付35万辆汽车,意味着新款YU7有望在SU7销量基础上贡献至少10万辆的新增销量。受YU7火爆订单的提振,小米股价也一路飙升。

相比之下,特斯拉Cybertruck在2019年首发36小时内宣称收到146,000份预订单,此后不久突破25万;马斯克更曾宣称从2019年发布至今,订单已破百万。然而,根据今年3月因车身胶水问题引发的一次召回所披露的数据,Cybertruck在14个月内的实际销量不到5万辆。

一百万预订单,四万六千辆销量——虽然这一转化率与汽车行业2%到16%的平均水平大致相符,但这并不能证明Cybertruck的销售表现有多出色,反而更加凸显了小米汽车业务在起步阶段的非凡成功。作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公司,小米18个月前才开始正式下场造车,目前仅有SU7和YU7两款车型,却已经准备在国内外市场大展拳脚。

今年3月份,小米除公布第四季度营收增长近50%外,还宣布未来五年内在海外市场开设1万家“小米之家”门店,几乎是其在中国现有门店数量的两倍。

这些实体店里,小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电视、电脑、家电、行李箱,乃至电动汽车,可谓一应俱全。尽管关税问题让小米暂缓了在美国市场的扩张计划,但小米总裁卢伟冰仍对海外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并计划在2027年开始出口整车。

至于小米如何追随比亚迪、蔚来等中国汽车品牌进军欧洲及其他市场,目前尚无详细信息。小米最近一次向西方车企“叫板”是在今年6月底,当时一辆改装版的SU7 Ultra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创下了史上第三快的单圈成绩。

这辆换上光头胎并加装赛用级防滚架的电动汽车,最高时速超过338公里,以6分22.091秒的成绩完赛,比之前的最佳成绩快了24秒,在赛道圈速总榜上仅排在保时捷919 Evo和大众ID.R之后。

对于更关心智能手机互联体验的中国买家来说,这成绩可能影响有限。然而,对于那些早已习惯梅赛德斯-AMG和保时捷这类性能品牌,把“纽博格林圈速”当作和轮毂尺寸、后备箱容积一样的常规参数,来大谈特谈的欧洲消费者来说,这个成绩的分量就完全不同了。


新款YU7同样主打高性价比:全系标配双层隔音玻璃以及小米声称“业界领先”的车身密封性,据称车外噪音水平“甚至优于百万元级豪华车型”。

在智能互联方面,小米自家“手机即车机”的澎湃OS操作系统为车辆带来了手机般的操作体验,并且还可调控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智能门锁和家庭安防摄像头等其他小米家族产品。

用户个人资料和音乐播放列表等相关内容都可通过云端同步至电动汽车、手机和电脑等多个小米设备。如果用户完全融入小米生态系统,那么当他在手机日历中添加会议日程后,电动汽车便会提前调节好座舱温度,同时通知扫地机器人在其外出时打扫房间。小米生态系统还支持Pad 7S Pro平板电脑直接吸附在前排座椅的后方。

小米的“人·车·家”生态理念,在YU7上体现为9个磁吸接口,可随意装配运动相机、无线手机充电器等设备,或纸巾盒、眼镜盒等配件,甚至还有控制信息娱乐系统的实体按键,为偏好物理按键而非触控屏的驾驶员提供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

小米甚至提供了一款安装在后视镜上的4K云台相机,可实现移动视频通话或远程查看留在车内的宠物。

虽然小米力荐自家手机,但也没有忽视iPhone用户。YU7支持UWB无感解锁和iOS控制中心快捷键,甚至能将iPhone的操作按钮设为锁车/解锁按钮。

与所有特斯拉车型都不同的是,YU7也支持苹果CarPlay,但并非占据整个屏幕,而是作为桌面小组件固定显示,从而在16.1英寸的中控大屏上为车辆自带应用留足了空间。Apple Music也被集成到了小米自家操作系统中,并且还支持Apple Watch应用。

小米的驾驶辅助技术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公司宣称YU7配备了激光雷达、算力高达700 TOPS(每秒万亿次运算)的英伟达Drive AGX Thor芯片、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尽管小米沿用了“自动驾驶”(Autopilot)这个术语,但并未将YU7称为自动驾驶汽车——尤其是在今年早些时候一辆SU7在据称启用ADAS系统的情况下发生致命事故后,小米在宣传自动驾驶时,其态度明显比特斯拉更为谨慎。

早在2017年,当马斯克发布第二代特斯拉Roadster时,曾声称它将是对汽车行业的一记“重拳”。八年过去,Roadster仍然只是“画饼”,Cybertruck销量远低预期,更平价的车型依然杳无音信。如今真正打出一记“重拳”的,竟是小米。


【责任编辑:王弘晢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外媒:马斯克的"重拳",被小米YU 7打出来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