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发布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2年10月03日 18:46
2022-10-03 18:46 来源:中国能源网

1.2022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TOP10研究结果 (1)综合实力TOP10 在2022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TOP10研究中,研究组根据近5年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实际状况,初选558家符合要求的新能源上市公司,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相关数学模型,对558家新能源上市企业的规模性,盈利性、成长性、财务稳健性和运营效率等5个方面的11个指标和其他数据信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科学全面地计算出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指标,评价产生了2022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综合实力TOP10。

1.2022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TOP10研究结果

(1)综合实力TOP10

在2022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TOP10研究中,研究组根据近5年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实际状况,初选558家符合要求的新能源上市公司,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相关数学模型,对558家新能源上市企业的规模性,盈利性、成长性、财务稳健性和运营效率等5个方面的11个指标和其他数据信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科学全面地计算出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指标,评价产生了2022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综合实力TOP10。

2022新能源上市公司综合实力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300750.SZ

宁德时代

2

601012.SH

隆基绿能

3

002594.SZ

比亚迪

4

600104.SH

上汽集团

5

600438.SH

通威股份

6

601633.SH

长城汽车

7

300014.SZ

亿纬锂能

8

300274.SZ

阳光电源

9

688599.SH

天合光能

10

601238.SH

广汽集团

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综合实力TOP10的资产规模、盈利水平和投资价值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的态势凸显,其中:年末总资产均值达到2186.9亿元,是同期新能源上市公司的8.5倍;总营收均值达到1547.9亿元,是同期新能源上市公司均值的11.4倍;净利润均值达到94.4亿元,是同期新能源上市公司均值的12.4倍;总市值均值为4105.8亿元,是同时新能源上市公司均值的12.8倍,综合实力凸显。


2)新能源汽车TOP10

2022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002594.SZ

比亚迪

2

601633.SH

长城汽车

3

600104.SH

上汽集团

4

601238.SH

广汽集团

5

0175.HK

吉利汽车

6

9868.HK

小鹏汽车

7

000625.SZ

长安汽车

8

09866.HK

蔚来汽车

9

2015.HK

理想汽车

10

601127.SH

赛力斯

 

2022电机制造优秀上市公司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002249.SZ

大洋电机

2

688280.SH

精进电动

3

002196.SZ

方正电机

4

600032.SH

浙江新能

5

600416.SH

湘电股份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电机制造企业不断扩大资产规模,以期占据市场份额。一方面,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全产业链上的完整布局,如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中下游拥有全产业链布局,从电池的原材料到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再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形成了完整的闭环。另一方面,以小鹏、蔚来、理想汽车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以互联网思维筑底新能源发展,依托创新不断开拓新的营收渠道。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的发展,大洋电机等电机制造上市公司表现突出,


3)动力电池TOP10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提升,动力电池出货量及装机量大幅增长,整体市场前景广阔。 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26GWh,同比累计增长163.4%。国内动力电池TOP10格局基本确定,宁德时代以动力电池系统销量116GWH,装车量80 GWH,超过50%的市占率稳居第一,比亚迪凭借DM-i等多款爆款车型销量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动力电池装机量(25 GWH)也大幅提升,稳居行业第二,前两名市场占有率接近七成;中创新航和亿纬锂业市场占有率在5%左右, 动力电池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呈现垄断局面。

2022动力电池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300750.SZ

宁德时代

2

002594.SZ

比亚迪

3

03931.HK

中创新航

4

300014.SZ

亿纬锂能

5

002074.SZ

国轩高科

6

300207.SZ

欣旺达

7

688819.SH

天能股份

8

688567.SH

孚能科技

9

300438.SZ

鹏辉能源

10

688339.SH

亿华通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锂电正极材料、锂电电解液、锂电负极材料和锂电隔膜及相关材料等类型,其中,锂电正极材料赛道产能快速释放,销量大幅增长,净利润大幅上升,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由于企业业务侧重点不一,在不同细分产品领域竞争。目前来看,三元材料因其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等优势,成为行业未来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三元材料领域竞争激烈,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抢占市场,预计未来三元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随着2021年电解液产能逐步释放,行业总产量稳步增长。锂电电解液上市公司TOP10中,电解液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行业格局稳定。我国2021全年累计产量前三名厂商分别为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2锂电正极材料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688005.SH

容百科技

2

603799.SH

华友钴业

3

300073.SZ

当升科技

4

688779.SH

长远锂科

5

688707.SH

振华新材

6

300769.SZ

德方纳米

7

688778.SH

厦钨新能

8

600884.SH

杉杉股份

9

835185.BJ

贝特瑞

10

300919.SZ

中伟股份

 

2022锂电电解液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002709.Z

天赐材料

2

300037.SZ

新宙邦

3

002091.SZ

江苏国泰

4

002407.SZ

多氟多

5

603026.SH

石大胜华

6

002411.SZ

*ST必康

7

002326.SZ

永太科技

8

300082.SZ

奥克股份

9

002759.SZ

天际股份

10

688353.SH

华盛锂电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具有较高的工艺壁垒,市场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率先研发生产新型负极材料,第二梯队厂商专攻人造石墨负极,企业市占率稳步提升。国内一线负极材料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为集中,负极龙头企业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凭借企业研发生产优势,领跑新型负极材料赛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日益提升,叠加“双碳+新基建”背景下,储能电池增长迅速,隔膜行业持续高景气度。锂电隔膜及相关材料上市公司TOP10中,恩捷股份、中材科技、星源材质等表现突出。

2022锂电负极材料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835185.BJ

贝特瑞

2

600884.SH

杉杉股份

3

603659.SH

璞泰来

4

300035.SZ

中科电气

5

300890.SZ

翔丰华

6

000836.SZ

富通信息

7

300077.SZ

国民技术

8

300080.SZ

易成新能

9

002753.SZ

永东股份

10

603612.SH

索通发展



2022锂电隔膜及相关材料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002812.SZ

恩捷股份

2

300568.SZ

星源材质

3

002080.SZ

中材科技

4

002108.SZ

沧州明珠

5

603659.SH

璞泰来

6

688733.SH

壹石通

7

300586.SZ

美联新材

8

600525.SH

长园集团

9

000973.SZ

佛塑科技

10

600135.SH

乐凯胶片


(4太阳能产业TOP10

2022太阳能光伏制造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601012.SH

隆基绿能

2

600438.SH

通威股份

3

600089.SH

特变电工

4

688599.SH

天合光能

5

002459.SZ

晶澳科技

6

601778.SH

晶科科技

7

002129.SZ

TCL中环

8

CSIQ.US

阿特斯太阳能

9

002506.SZ

协鑫集成

10

300274.SZ

阳光电源

 

2022太阳能光伏发电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HNPIY.OO

华能电力

2

1811.HK

中广核新能源

3

600905.SH

三峡能源

4

601877.SH

正泰新能源

5

601985.SH

中国核电

6

000591.SZ

中节能太阳能

7

600578.SH

京能电力

8

1798.HK

大唐新能源

9

601222.SH

林洋能源

10

600089.SH

特变电工

在“双碳”目标和国家支持政策下,太阳能光伏制造上市公司TOP10得到迅猛发展。太阳能光伏制造上市公司TOP10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太阳能光伏制造为主业,全面推进太阳能产业链的生产。如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科技、阳光电源等。另一类主业是太阳能光伏的相关产业,如特变电工、TCL中环、协鑫集成等。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发电作为我国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发展迅速,其优势显著。但由于占地面积大,需要地方政府协调的事情多,而且投入产出比并不突出,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上市公司TOP10以国企央企为主,如华能电力、中广核新能源、三峡能源等。


(5)风能产业TOP10

2022风电运营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001289.SZ

龙源电力

2

600956.SH

新天绿能

3

1798.HK

大唐新能源

4

0836.HK

华润电力

5

1811.HK

中广核新能源

6

600863.SH

内蒙华电

7

600886.SH

国投电力

8

601016.SH

节能风电

9

0182.HK

协合新能源

10

600032.SH

浙江新能

 

2022风机制造优秀上市公司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002202.SZ

金风科技

2

601615.SH

明阳智能

3

300772.SZ

运达股份

4

688660.SH

电气风电

5

601766.SH

中国中车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整机制造商数量较少,且头部企业的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半数以上,因此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呈现高度集中化。近年来,随着风电行业技术不断革新,度电成本持续降低,风机整机厂商纷纷下沉产业链布局风电场建设领域,商业模式逐步由单纯的风机销售向风机销售+风资源储备+EPC业务一体化商业模式发展。风机制造优秀企业主要有金风科技等;风电运营上市公司TOP10主要有龙源电力等。


(6)新能源资源TOP10

2022新能源资源上市公司TOP10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1

600111.SH

北方稀土

2

002460.SZ

赣锋锂业

3

603993.SH

洛阳钼业

4

000792.SZ

盐湖股份

5

603799.SH

华友钴业

6

002466.SZ

天齐锂业

7

002756.SZ

永兴材料

8

000408.SZ

藏格矿业

9

601168.SH

西部矿业

10

002176.SZ

江特电机

一方面,随着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稀土材料节能环保优势进一步发挥,稀土永磁电机等将成为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器件,将成为稀土永磁材料消费的增长引擎,稀土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如北方稀土。

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系统行业发展迅速,动力电池需求上升导致磷酸铁锂材料以及三元材料需求快速扩张,电动车和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得以释放并转换为实际产量,进一步刺激锂的需求,行业逐渐从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紧张的状态。如天齐锂业。


2. 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研究显示: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我国新能源全产业链均获得良好发展,行业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均表现良好。

(1)经营状况:新能源蓬勃发展,总资产同比增长14%。

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总资产均值达到258.10亿元,同比增幅14%,比2020年增幅提高了一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新能源上市公司总资产连续4年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亮眼的板块。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存货均值为27.02亿元,同比增长12%;货币资金均值32.06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均为近4年的高点。对公司来说,随着企业规模(总资产、营收等)增长,存货量也会随之增长,但市场短期爆发,导致存货增长过快,存在不确定风险。在任何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资金泡沫和不理性的资金回撤都可能会出现,企业必须客观评估这种短期波动的风险。

2017-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总资产均值及增长率

2)盈利能力:增收又增利,潜力待发挥。

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良好。营业收入均值为135.49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比去年扩大了17个百分点;净利润均值为7.61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比2020年缩小了40个百分点。在增收又增利的形势下,营业收入增幅与利润增幅基本持平,整体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净利率均值为5%,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4%,同比分别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下降了1个百分点。从2017-2021年的盈利性指标来看,2018年均呈现大幅下降,而2020年,盈利性指标大幅回升,但仍处于5%左右的低位,新能源上市公司盈利潜力仍待发挥。2021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均值为0.57,同比上升了0.04;存货周转率均值为17.72,同比上升了5.28。尽管存货有所上升,但销售量大幅增长,提升了周转率。

2017-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值及增长率

(3)财务稳健性:负债水平处于近年高位,需谨防资金流动性风险。

2021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为50.1%,同比上升了0.7个百分点,处于较平稳水平,整体风险可控,但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位,值得关注。2021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现金比率均值为48.7%,同比下降了7.5个百分点,2017-2021年,5年间现金比率波动上行,整体看来,仍处于合理水平。

2017-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

(4)股东回报:每股收益持续增长,股息率略有下降。

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经营能力与资本利用效率整体提升,每股收益大幅增长。新能源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均值为0.64元,同比上升0.19元。从过去5年间每股收益来看,经历了下跌后反弹的过程,整体趋势向好。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股息率均值为1.16%,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过去5年间小幅波动,相对稳定。

2017-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均值

(5)投资价值:市值大幅波动,仍存估值洼地。

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大幅上涨,2021年12月31日均值为334.29亿元,同比增长了53.53%。受整体市场影响,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出现一定的回调,截至6月30日,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均值为320.93亿元,比2021年12月31日下跌了4.00%。部分明星企业市值出现大幅下跌。2021年新能源上市公司市盈率和市销率均值为48.69、5.63,同比下降了3.76、上升了0.52。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的大幅波动,加大了资本市场投资的风险,但同时也带来低点进入的投资机会。

2017年-2022年6月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均值及增长率

重点关注龙头企业以及政策等带来的机会:第一,关注新能源龙头股及其供应链上的公司。尽管目前估值已处于高位,但龙头股不论是安全性还是盈利性都有较好保障,可重点关注。第二,关注政策相关公司,同时要密切关注新能源领域国企或央企的新动向。第三,关注重大联合或并购重组事项。新能源产业作为“新”产业,发展迅猛,大规模的联合或并购重组或能带来巨大红利。

 

结语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为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迈出了探索和利用新能源的步伐。2021年,在“双碳”目标下,中国新能源迅猛发展,新能源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备受青睐,成为中国经济的亮点:总资产、货币资金等规模性指标大幅上升,盈利能力、股东回报均表现不俗,市值大幅上涨,而资产负债水平有所上升,在一片繁华中,也暗藏隐忧。

2022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下行,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出现了一定的理性回归,但仍是资本市场表现突出、热点不断的板块。创新,永远是新能源上市公司发展的原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不断对创新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科技竞争力,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市场地位;太阳能和风能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一方面持续扩大区域覆盖范围,努力将新能源潜力发挥到极限,另一方面,也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探索新的能量来源。未来,新能源上市公司在追求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同时注重企业经营能力的培育,实现经营实效的切实提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稳健发展。

特别声明:

本研究报告版权属于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断章取义、修改、复制、刊登;报告内容仅供内部参考,研究组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为保护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未经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研究成果从事挂牌等商业经营活动。

【责任编辑:陶青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2022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发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