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2日,浙江省首台螺旋式智能卸船机已在浙能绍兴滨海热电公司煤码头应用3月有余,安全卸煤11万吨。该技术与原抓斗式卸船机相比,可减少1/3人工,卸煤效率至少提高一倍,同时,可降低卸煤转运中的粉尘外溢,减少对环境带来的风险。
浙能滨海热电公司全景。史勇/摄
目前,浙能绍兴滨海热电公司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88.5万千瓦,业务涵盖火力发电、供热等,是承担浙江省电力供应的大型火电企业之一,年耗煤约370万吨,机组用煤均运输至曹娥江畔的电厂码头。在螺旋式智能卸船机未投用前,卸煤技术采用的是抓斗式卸船机,人工作业存在一定疲劳性,也有微量粉尘挥发。对此,该公司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智能卸煤方案,随即对螺旋卸船机选型展开调研,先后走访了3家电力企业及2家制造厂家,认真分析研究各厂家及各型号设备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综合考量后确定了生产卸船机的企业。
浙能滨海热电公司螺旋式智能卸船机全景。史勇/摄
浙能滨海热电公司共设计安装2台螺旋卸船机,采用阿基米德轴向等进螺旋输送管作为运送、传运煤炭的主要装置,具有智能、安全、高效、适应面广、通用性能好以及省时省力、易于操作与维修等优势。2台螺旋卸船机的实际最大出力均超过1000吨/小时。该设备工作时,可避免人体与物料直接接触,能进行远距离遥控操作。
浙能滨海热电公司螺旋式智能卸船机正在作业之中。徐明敏/摄
该项技术应用不仅提高了码头的卸煤效率,减轻了接卸人员作业强度,而且还有效缓解了燃煤保供压力,降低了卸煤转运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提升了燃料智能化管理,为浙江省绿水青山作出贡献,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责任编辑:慕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