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来了,如何把握机遇,完善体制······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1年04月12日 16:15 作者:齐琛冏
2021-04-12 16:15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作者:齐琛冏

今后全国碳市场规模或达百万亿元。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透露,将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建设,做好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工作,争取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线上首单交易,并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审查力度,争取今年出台。

随着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包含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公布,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021年将成为中国碳市场的真正元年。3月11日,历时3年筹备,落户湖北的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开始为2225家履约企业办理开户手续。

地方试点近8年后,全国碳市场终于开市,业内也对碳市场的纳入行业、运行效果等方面充满期待。

未来市场规模或达百万亿元

“据相关评估报告分析,每年气候变化导致的我国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全国GDP的1%,是全球平均水平的约7倍。以2019年GDP接近100万亿元为例计算,就是1万亿元。这笔巨大的资金若能投入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处主任柴麒敏分析。

能源低碳转型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按照清华大学测算,如果要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目标导向的转型路径,我国在2020—2050年的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约100万亿元,占GDP的1.5%—2%,而要实现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则需要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但是,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强调,能源转型也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

“只有通过建立以碳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交易机制,才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解决化石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指出。

建设碳市场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减排目标和市场奖惩机制相结合的手段,控制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碳价格信号,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为实现减排目标或获取减排的经济收益,企业会自主进行低碳技术研发、设备升级改造,最终以最小化减排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全国碳市场启动后,交易量将大幅飙升——据多个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试点交易总量的三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未来,我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最终覆盖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8个行业,排放总量将超过50亿吨。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认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架构正逐渐明朗,若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来看,今后全国碳市场规模或达百万亿元。

制度不完善,交易不活跃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19日,我国8个区域碳市场现货累计成交4.51亿吨,总成交额105.78亿元。其中,广东、湖北累计成交量最高,位于第一梯队;深圳、上海、北京成交量均位于第二梯队;天津、福建、重庆累计成交量位于第三梯队。

笔者梳理发现,各试点碳价差异较大,为7—42元/吨不等,例如,北京碳价均价为30.57元/吨,同期3月份欧盟碳市场碳价超过40欧元/吨。“我国碳价偏低,无法真正起到市场调节作用。”成为多位碳市场业内人士和研究专家的共识。

有专家指出,碳交易市场交易不活跃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市场规模小;二是品种单一,试点中真正参与交易的只有现货;三是碳配额集中在控排企业手中,他们的出发点主要是履约,所以不愿意“冒险”进行碳交易。

梅德文表示,市场发展需要两个最重要的要素,一个是规模,一个是流动性。“从整体上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规模还比较小,交易量低,市场不活跃,碳价格的市场化属性体现不明显,容易被操纵,发出不真实的碳价信号。”

除碳价偏低外,《管理办法》对未履约企业的处罚力度亦十分微弱。

根据《管理办法》,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或者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督促企业认真完成履约任务,经济处罚是重要手段之一。与花费数百万元进行节能改造或购买碳配额相比,三万元左右的罚款显然不足以完全调动企业减排的积极性。

有专家指出………………

预将阅读全文,请订阅《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订阅电话010--56002752


【责任编辑:王长尧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全国碳市场来了,如何把握机遇,完善体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