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向好——我国光伏将迎来发展新高峰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1年05月11日 16:27 作者:董欣
2021-05-11 16:27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作者:董欣

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将达60吉瓦。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180吉瓦以上。我国光伏利用率已达到98%。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新能源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报告,截至2020年底,全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253.43吉瓦,同比增长24.1%,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光伏发电量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达7000万—9000万千瓦。种种迹象表明,光伏产业正迎来新的快速增长期。

3月30日,国新办就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其中,光伏产业占据着全球主导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我国上榜七家,向全球市场供应了58%的多晶硅、93%的硅片、75%的电池片、73%的组件,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着强大支撑。

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迎高峰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4月6日发布的《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统计》显示,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的增加反映了能源转型的空前势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但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却增加了260吉瓦,比2019年增长了近50%。其中,更令人瞩目的是我国新能源的发展速度。2020年,我国及美国的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21吉瓦、29吉瓦,差距高达4倍以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经理Francesco La Camera表示,“加快规划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理由越来越有吸引力,成本下降的同时,清洁技术市场在增长,能源转型的好处从未如此明显。”

近年来,在市场越来越充分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近10年来,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千瓦平均造价下降了75%左右,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回顾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共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光伏生产能力攀升。第二次是在2000年以后,受国际项目、政府项目和市场的拉动,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势头渐起。2011年,我国出台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以呵护光伏产业,此后,光伏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原材料供给充足,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摆脱了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的处境。

中电联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首次超过风电,约占当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一半,累计装机达到77吉瓦,至2017年8月,又超过1.1亿千瓦,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与此同时,我国光伏行业的逆境重生也带动了全球光伏市场格局发生巨变:过去,光伏市场主要是在欧洲,但自2016年起,亚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的提出,多家分析机构作出研判——我国光伏将迎来新的增长高峰。国际咨询机构埃信华迈(IHS Markit)的报告预计,2021年光伏将迎来增长高峰,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将达60吉瓦,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180吉瓦以上,2022年更将接近200吉瓦。其中,我国新增装机的主流需求来自于平价项目,预计大型地面项目在30—40吉瓦,分布式项目约为20吉瓦。

今年年初,曾有专家预测,2021年开始,除了户用光伏以外,我国光伏发电将实现全面无补贴上网。这就意味着之前以电价补贴推动,通过电价补贴引导、调整市场规模和布局的项目建设管理方式和政策需要根本性转变。

4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开始就32个省区市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除2021年纳入当年中央财政补贴规模的新建户用分布式光伏享有每千瓦时0.03元的补贴外,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中央财政不再补贴。

可以预见的是,在光伏全面平价时代,产业将正式从政策主导转向市场需求主导,技术、产品的降本增效及更新迭代将引发“黄金赛道”上更加激烈的竞逐。

市场化信号更强,消纳支撑发展

提到光伏发展,就绕不开“消纳”问题。光伏全面平价后,规模化发展的障碍或由成本过渡到消纳,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也对新能源的消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十三五”前期,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和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不匹配,弃风弃光问题非常突出,但后期从2018年到2020年,弃风弃光情况逐年好转,风电、光伏利用率大幅度上升。2020年,我国光伏利用率已达到98%,属于世界先进水平。

梳理近年来光伏相关政策不难发现,市场化消纳的强度正在逐年增加,步入2021年,这种信号愈发强烈。

3月初,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在下发的关于征求《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中,首次提出国家将建立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等并网消纳多元保障机制。其中,保障性并网指各地落实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所必需的新增装机,由电网企业保障并网,市场化并网则指超出保障性消纳规模但仍有意愿并网的项目,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在落实抽水蓄能、储热型光热发电、火电调峰、电化学储能、可调节负荷等新增并网消纳条件后,由电网企业保障并网。意见稿明确,原则上各省应有不少于1/3的保障性并网规模定向用于存在欠补的企业,以减补获得保障性并网资格。

在3月末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说,要推动新能源成为电力供应主体,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多措并举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纳利用,并细化了如何构建新能源消纳的长效机制。其中提到,“在电网保障消纳的基础上,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等途径,实现电源、电网、用户、储能各类市场主体共同承担清洁能源消纳责任的机制”。多位专家认为,光伏消纳的关键在于厘清资源、负荷不平衡、互补电源缺少统一规划、火电灵活性改造进展不及预期、完善跨省电力交易市场及合理定制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等。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李先生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光”景向好——我国光伏将迎来发展新高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