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企业如何享受绿色金融红利?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1年05月24日 15:38 作者:张仕元
2021-05-24 15:38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仕元

为企业匹配到最适合的金融资源 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目前主要围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投资三个领域开展金融创新。相关机构也将增加对绿色企业以及绿色项目的融资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双碳”目标对我国的经济体系和各个行业都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首先就是能源经济体系和能源行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金融业近年来也在不断深化绿色金融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更好地助力低碳目标的实现。

当前,国内能源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下降,清洁能源占比上升已成必然趋势。传统化石能源企业究竟该如何在政策、资本的双重约束下,实现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又该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运用相关绿色金融工具,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本文将从能源企业的视角出发,聚焦绿色金融概念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探讨企业运用绿色金融工具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

绿色金融在国内的缘起和发展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的核心在于实现资金要素的绿色配置,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金融领域普遍把2016年定义为我国的绿色金融元年。一方面是源于央行等七部委在当年8月31日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国内金融行业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总体纲领;另一方面,这份指导意见也是响应中共中央此前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方针。目前,国家和各地方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已渐成体系,对金融机构稳步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形成了有力支撑。比如,银监会于2012年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有效指导和促进了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国家发改委、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对社会资本开展绿色产业投资,金融机构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明确了方向。2021年,围绕“双碳目标”落地的政策意见密集出台,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领域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也将对能源企业开展投融资活动带来直接影响。例如,央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首次统一了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而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不再纳入支持范围。

金融机构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企业如何享受绿色金融红利?

近期,碳中和概念下的投资标的和融资方案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抢眼,其中既有与绿色主题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私募股权和证券基金,也有大型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还有基于项目碳排放权等金融衍生产品的信托计划,相信这些与时俱进的金融创新,对亟需资本助力的能源企业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想象空间:如何借力绿色金融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有哪些方式可以享受到绿色金融的红利?

从“双碳”目标对能源行业所带来的长期影响来看,金融机构通过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给能源企业所带来的不仅是红利,也有可能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别是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能源企业,来自资本的约束和退出压力将变得更加沉重,时间也更加紧迫。

对于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企业,在国家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绿色金融的红利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的项目,能够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资金支持,助力新建项目快速落地;

二是引入看好绿色产业的长期股权资金,助力各方实现长期共赢;

三是通过绿色保险为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保障,助力项目融资落地和成本优化,确保项目在工程建设期、运营期的风险可控。

对于传统化石能源企业,在国家政策和资本的约束下,绿色金融将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应该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筹划:

一是对照绿色金融政策中的负面清单,抓紧做好金融机构提前撤资、限贷的应急预案,必要时应有“断臂求生”的勇气;

二是对具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项目,通过发行REITs或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及时变现,为转型发展筹集资金;

三是积极挖掘在手项目的绿色权益(如将能够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投资项目包装成高质量的CCER)通过碳市场出售变现,提升项目整体收益。

盘好家底修炼内功,用好绿色金融的“三板斧”

当前,绿色金融概念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呈现出“百花待放”的景象,其中不乏有益的创新,但也不排除部分金融机构通过“新瓶装旧酒”,打着绿色金融的旗号进行监管套利。企业在选择金融机构和产品时,一方面要充分评估自身的禀赋条件与相关产品的匹配度,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对所在行业金融监管政策的敏感度,为企业匹配到最适合的金融资源

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目前主要围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投资三个领域开展金融创新,并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匹配相关的业务产品线。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不仅更加关注募投项目本身是否符合相关产业支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同时也会综合评估融资主体在气候变化极端情景下的资信水平,量身定做绿色金融服务方案。

1.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金融机构配置资金的主要渠道,一般为贷款和租赁业务。在绿色金融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类型的放贷机构将逐渐降低对于“两高一剩”行业和企业的贷款融资支持,并加强国家控排企业的贷款审核缩减贷款规模;对于政策鼓励的行业,相关机构也将增加对绿色企业以及绿色项目的融资支持,开设绿色通道,增加放款到账速度,或以贷款利息补贴的形式切实提供金融优惠。

此外,绿色债券也是能源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截至2020年末,我国的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国家发改委曾在2015年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中明确对绿色债券的定义,即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绿色城镇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水资源节约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生态农林业、节能环保产业、低碳产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实验、低碳试点示范等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项目的企业债券。符合上述要求的企业都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的方式开展直接融资。

2.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是市场经济中管理环境风险的工具。在国际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保险是环境污染责任险和巨灾保险。具体而言,在保障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实现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应对过程中,所用到的兼顾风险管控和资金运用的手段,都可以作为绿色保险的创新发展方向。

“预将阅读全文,请订阅《能源高质量发展》杂志,订阅电话010--56002752”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点“绿”成“金”—— 企业如何享受绿色金融红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