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研究员严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2年07月01日 16:02 作者:李丽旻/整理
2022-07-01 16:02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丽旻/整理

 文| 李丽旻/整理 6月28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研究员严刚出席“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2022年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文| 李丽旻/整理

6月28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研究员严刚出席“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2022年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资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大幅改善。从2013年到2021年,我国PM2.5浓度下降了58%,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了85%,水质劣V类断面比例下降了87%,成绩卓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的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从大气环境质量来看,我们仍然有36%城市达不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PM2.5平均浓度高出世界卫生组织准则值5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应深刻认识减污降碳一体谋划的重要意义,二是应加快构建一体推进的任务体系,三是将着力打造一体实施的行动模式。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

一体谋划:

减污和降碳联系紧密

我国正面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双碳”工作的双重挑战。需要注意的是,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存在“同根同源”的特性。尤其在大气污染排放方面,我国所有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源、50%左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源和85%的一次PM2.5排放源都和二氧化碳排放源高度一致。与此同时,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污水治理也与碳减排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减污降碳,很大程度上可以协同推进,这就为“一体谋划”提供了基础条件。

为此,中央提出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件既是对减污降碳工作的总体部署,又是具体的行动指南。

一体推进:

“六维”协同实施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建议从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措施协同、政策协同和监管协同六个维度协同推进。

目标协同,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制定政策。通过以碳达峰行动深化环境治理,同时通过环境治理来助推高质量达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这正是未来减污降碳工作的方向。

区域协同,更好地发挥降碳行动对环境质量改善的综合效益,综合考虑环境质量改善需求采取降碳行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加上臭氧污染仍较为突出的珠三角地区,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以上,表明污染排放与碳排放呈现空间一致性。为此,应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降碳行动,实现气候效益和环境效益多赢。

领域协同,通过碳排放清单和污染物排放清单,识别影响污染排放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能源、工业、交通是下一步治理工作的重点领域。在碳汇建设和生态修复方面也应协同一体推进,实现更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措施协同,增强污染防治与气候治理的协同性。未来在选择减污措施时,应将降碳协同度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在末端治理的技术选择时考虑协同控碳的效果,优化选择治污技术路线。

政策协同,推动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应在标准体系建立、经济政策、考核制度等方面做更多探讨,实现一体推进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一体评估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监管协同,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在统计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以及企业执法监管等方面一体推进,提升综合的管理效能。

一体实施:

多维度多层面开展模式创新

对于如何推进减污降碳这项工作,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对减污降碳协同度进行评估,建立一套定量化跟踪、评估、反馈减污降碳效果的指标体系。为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开发了减污降碳协同指数(ISEC),旨在系统整合并量化环境质量、碳排放、治理路径以及生态环境管理的协同增效程度,反映环境质量和碳排放当前的状态、工作进展以及协同度的情况。通过这套指标体系,实现不同城市、不同领域之间的横向排名比较;实现同一城市、同一领域时间维度的纵向比较分析;发现重点区域的薄弱环节,为持续完善相关工作提供决策指引。

其次,从不同的维度开展创新行动模式。一是从城市尺度上统筹多要素的生态环境和“双碳”目标,提出空间管控格局、源头防控、协同治理、资源节约、生态建设扩容等具体行动,支撑减污降碳;二是在园区层面开展创新行动,立足园区的特点,从能源流、物质流、信息流等方面建立园区的实施体系,促进整个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三是在企业层面推动研发实现多种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先进技术,探索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

最后,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一方面,需要建立减污降碳管理平台,实现更有效的智慧化管理;另一方面,构建减污降碳融合清单,全面、科学刻画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识别工作重点,有力支撑协同治理。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研究员严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