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保供再添“暖引擎”
来源:新疆日报 2025年05月26日 09:47
2025-05-26 09:47 来源:新疆日报

工程小档案 塔河炼化低凝柴油改造项目:改变以往利用常压焦化装置常一线调配原料生产低凝点柴油的工艺,实现低凝柴油产能22.12万吨,有效满足了极寒地区对低凝燃料的需求,强化了炼化产业链协同效能,为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工程小档案

塔河炼化低凝柴油改造项目:改变以往利用常压焦化装置常一线调配原料生产低凝点柴油的工艺,实现低凝柴油产能22.12万吨,有效满足了极寒地区对低凝燃料的需求,强化了炼化产业链协同效能,为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公司去年8月开工、11月中投用的低凝柴油改造项目,实现低凝柴油产能22.12万吨,有效满足了极寒地区对低凝燃料的需求,强化了炼化产业链协同效能。”5月18日,在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塔河炼化”)低凝柴油装置区,该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王洋说。

当天,“大国工程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走进位于天山南麓库车市的塔河炼化,看到工作人员穿梭在低凝柴油装置区高架林立的设备间,检查分馏系统温度、压力等各项指标以及设备连接等,认真开展巡检与维护。

与普通柴油相比,低凝柴油的凝固点更低。为增产低凝柴油、支持本地航空煤油需求,塔河炼化实施低凝柴油改造项目,增设-35号低凝点柴油生产配套设施。“项目通过新增低凝点柴油分馏塔、塔底泵、低凝点柴油泵等生产配套设施,改变了以往利用常压焦化装置常一线调配原料生产低凝点柴油的工艺,大幅提升了低凝点柴油产量。”王洋介绍。

-35号低凝点柴油的生产过程控制较普通柴油更为严苛,品质必须经得住严寒考验,塔河炼化在项目建设中如何突破这一难题?

“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安全风险管控、系统集成、极限工期挑战三大攻坚任务。”塔河炼化炼油第二作业部经理吴德鹏介绍,针对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交叉作业、高空与受限空间同步推进的高风险场景,公司创新实施“三维管控”,即设计阶段前置风险评估、建设阶段推行“领导带班+双监护+视频监督”模式,实时预警管控风险;对于新旧电力系统兼容性难题,采取建设准备阶段、电气系统建设阶段、控制系统调试阶段“三步走”策略;面对4个月极限工期,公司通过设计采购深度交叉、施工资源弹性配置、建立战时指挥系统、推行阶梯式培训“四个并行”,刷新行业建设速度标杆。

塔河炼化还按照国家级实验室CNAS管理体系,对低凝柴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吴德鹏说:“在质量计量检测中心,技术人员每天会对低凝柴油质量、完成情况及柴油调和比例进行跟踪分析,并积极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少晨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极寒保供再添“暖引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