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超75%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4年03月20日 18:01 作者:朱学蕊
2024-03-20 18:01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朱学蕊

《中国能源报》记者3月20日在中广核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该公司当前已打造形成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和产业金融“6+1”产业体系。

《中国能源报》记者3月20日在中广核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该公司当前已打造形成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和产业金融“6+1”产业体系。对照国家战新产业分类,中广核上述产业基本都属于战新产业范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超过75%,位居央企前列。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加快发展战新产业是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新优势的关键。”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中广核高度重视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和生态圈打造,与各方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产业链共建上协同发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中广核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和产业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累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超12000家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广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施兵表示,中广核各产业公司将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深入推进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与产业各方携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融通发展。

“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广核研究制订了核能领先、核燃料安全保障、新能源倍增、数字化跃升、核技术突破、科技型环保强基、未来产业启航七大产业发展计划。”中广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亦伦透露,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中广核已培育出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等核心技术产品。

 “聚焦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中广核集聚科研力量,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我们自主研发的槽式太阳能发电集热器球形接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造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50%。”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武介绍,该接头维护性能等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已具备在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批量化应用条件,可完全实现国产化替代。此外,大型光热电站特殊环境智能清洗装备成功解决了集热镜冬季低温环境无法清洗的难题,摆脱了对国外进口产品的依赖,在低温清洗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聚焦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领域,中广核充分发挥电子加速器辐照和新材料领域的优势,自主研发的新型改性聚丙烯电缆料实现了在新能源风电和海缆领域的国内首次应用。其中,在中广核新能源公司下川岛风电场实现成功挂网,在国电象山1号海上风电(二期)项目中实现示范应用。此外,中广核技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和美”——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年内将实现在新能源光伏切片废水领域的首次应用。

L7000是中广核自主研发的海上风机控制器,也是目前国内通过认证最多、适配功率最大的风机控制器产品。“我们已与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完成签约,共同推进L7000批量化、产业化发展。”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永滨表示,中广核数科将聚焦能源数字化、AI+电力大模型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夯实战新产业发展的基础。

此外,中广核环保建成投产长江流域宜昌段单体最大的工业处理污水项目——湖北省枝江市城西污水处理厂,以科技助力长江大保护。该项目污水处理规模达10万吨/日。该项目通过在水面建设分布式光伏,打造“水光协同”模式,推进传统环保业务改造升级,并创新性引入生物倍增等新工艺,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依托海外新能源项目建设,中广核携手产业链“同船出海”,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动当地产业优化升级。会议现场,中广核与国内施工单位签署关于老挝、孟加拉、南非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合作协议。据测算,依托老挝一期项目、南非TFC、巴西Laghina和LDB等项目建设,将累计带动1.54吉瓦的光伏组件和风机整机设备产能“走出去”。

本次大会围绕金融赋能战新产业、数字化领域战新产业链等20个议题开展专题研讨,发布《中广核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会倡议》。同时,产业链企业等积极在大会期间开展供需对接,共完成35项合作签约,合同金额达100亿元。

文 | 中国能源报记者 朱学蕊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中广核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超7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