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的雅鲁河两岸野钓,对于我来说其乐无穷。然而今天听了供电员工的介绍和提醒,才知道在高压线下钓鱼,不是在享受乐趣,而是在玩儿命。”
7月11日上午,年近60的资深钓客于大荣虽然收获满满,但是内心的余悸冲淡了喜悦。
“我今天一直在那条线路下钓鱼,因为那里有个回水湾,是个难得的鱼窝子,我起了个大早才占着地方。了解到高压线下钓鱼的巨大危险后,回想一下刚才钓鱼抛竿的过程,我现在还浑身直冒冷汗呢。”
国网蒙东扎兰屯市输变电检修工区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鄂立斌告诉我们,于大荣刚才钓鱼的地方,是110千伏扎阳1线34号-35号铁塔间架空线路的正下方,架空高度24.7米。而于大荣的鱼竿长度13米,鱼线长度14米,抛竿时很容易接触或接近线路,导致触电。因为他手中的鱼竿是碳纤维材质,导电性能良好。鱼线的绝缘性也很低,在高压线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并且,鱼线一旦沾水,就成了导体。高压线路周围存在强大的电磁场,即使鱼线、鱼竿等未直接接触到电线,也可能因距离过近引发电弧放电,导致触电伤亡。而且,高压电的危害往往是瞬间发生,让人来不及反应。一旦触电,轻则造成灼伤、重则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这么多年,每次来这里钓鱼,都看到了‘高压线下,禁止钓鱼’的警示牌,但是大家都没太当回事儿。以后必须得注意了,钓鱼的诱惑力再大,也没有小命儿重要。”于大荣到现在还后怕着。
“刚才人家不说了嘛,不光是高压线路下,雷雨天最好是在家稳当儿待着,别出来钓鱼,更危险!”痴迷钓客李铁军在旁边补充、提醒道。
“是这样的。”鄂立斌赞许地说,“雷雨天气,天空电闪雷鸣,这时候的户外是非常危险的,很多钓友可能觉得,只要找个避雨的地方,或者把鱼竿收起来就没事了,但我要告诉大家,雷电的威胁远不止于此。你们手中的鱼竿,都是碳素或玻璃钢纤维材质,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在雷雨天气中,手持鱼竿就如同拿着一根引雷针,即使雷电没有直接击中鱼竿,也有可能通过水或周围的物体传导过来,对钓鱼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命威胁,雷雨天气绝对不适合钓鱼,无论鱼情多么诱人,无论你有多么想钓鱼,都不要出来。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走吧,抓紧换地儿。以后钓鱼咱就离高压线远远儿地,这里的鱼再多再好钓也没有咱的命金贵。雷雨天儿咱就在家烫壶小酒儿变着法儿的做肥鱼吃。”
该工区主任李向夫介绍说,很多钓鱼人都抱着侥幸心理,对“高压线下,禁止钓鱼”的警示牌并不在意。劝导钓鱼人远离高压线,保证供电安全和老百姓人身安全,是工区党员服务队队员和巡线员工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场劝导和微信群、宣传单提醒警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多年来,扎兰屯地区从未发生因钓鱼引发的线路停电和钓鱼人人身伤害事件。
(文字:王庆文、高恩东 摄影:王庆文)
【责任编辑:杨涵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