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玛隆,位于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拉郊乡白玉地区,是中国与不丹边境前沿。这里平均海拔3500米,是陡峭的峡谷森林地带,冬季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夏季则是连绵不断的阴雨,一年日照时间仅70天左右。在春节、藏历新年来临之际,笔者跟随国网洛扎县供电公司的巡线人员开启了一段惊险奇妙的旅程。
四天四夜的大雪,早已把唯一通往德玛隆的道路——切公拉的连绵山脉裹得严严实实,蜿蜒在深山峡谷间的崎岖山路,车子缓慢前行,不少路段更是紧贴着悬崖边,道路狭窄到与摩托车都无法并行。
盘山公路上,两辆线路巡检的小黄车为雪后的肃穆增添了一丝暖意。随着积雪和暗冰出现,车尾一扭一扭的,轮胎空转,车辆打滑,即便在出发前,经验老道的司机师傅已经给轮胎挂好了防滑链,也难以抵挡恶劣的路况。
连夜的大雪让本就窄小的路变得异常艰难。“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下面是水泥还是土路。”第一次去德玛隆巡线的王朕一脸稀奇地扒着车窗往外看,嘴里的哈气让窗外的世界显得更加朦胧。“小王师傅,快!吟诗一首!冬天的雪……姑娘的脸……”顿时,车里哈哈大笑,“咚!”一阵刺耳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刚刚怎么了?”王朕慌张地问,“就是落石,没大事。”司机达瓦看了看后视镜淡定地说。“今天雪很厚,路上危险,我们还是注意点。”坐在副驾驶的伍根望着前方,一脸严肃。车子一点点行进,原本2小时的路程,终于在5个小时后,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切公拉山。
在切公拉山上有着为德玛隆供电的10千伏拉郊线里最重要的1条分支线路。“光是德玛隆的这条线路就有49公里,我们每个月至少都会来2次,最多时会来5次,要是遇到大雪天、泥石流等极端天气,我们特巡的次数还会增加。”伍根介绍。
刚下车,伍根的一只脚就已经深深扎进了雪地里。“兄弟们,把脚踩实,跟着我的脚印一步步来!”他大声吆喝着。52岁的伍根,黝黑精壮,嘴上的小胡子微微向两边翘起,一副典型腼腆的高原汉子形象,深根电力30载的他,对周围的环境尤为熟悉,这次巡检,他又主动提出要在前面带路。
放眼望去,白雪皑皑的切公拉山上,他们5个人一字排开,手牵着手,在近60公分的积雪里,举步维艰。由于这里常年被暴雪堆积和泥石流塌方所“眷顾”,作为伍根老搭档的嘎玛也是义不容辞地跟在老大哥身后。
“伍根师傅性格内敛,不善言辞,活干了不少,但话不多说一句。”嘎玛小心翼翼地踩在积雪中,脚还时不时地往下踩一踩,以便稳妥。2022年以前,德玛隆没通公路,那时他们俩到切公拉山就得徒步,早上出发,晚上才能到,走路走的脚都抬不起来,“在这种大风大雪天气,眼看着剩下几百米的山路,可就是走不动。”嘎玛回忆道。突然,他一个没踩稳,一只脚掉到水沟里去了,半个身子倾斜着,大家齐力一个拖着一个把他拉了上来。“嘎玛哥,别只顾着说话了,还是小心点。”王朕提醒道。
越往山坡上的杆塔上走,雪越深,此时最厚的积雪已经达到70公分,只能由前面的人拉着后面的人。攀爬山石,手上被刮出血痕是常有的事,他们身上时常会旧伤未好又添新伤。谈起如此恶劣的巡检地,伍根腼腆的脸上总会透露着一丝羞涩。“我没什么别的想法,只是觉得作为党员、作为班组里的老人,我就应该这么做!”伍根是08年入的党,当时村里领导和乡亲们肯定他在电站的工作,就推荐他一个人入党了。说罢,伍根用手套干净的一边,轻轻地擦了擦胸前党徽上挂着的雪,眼里写满自豪。这时,嘎玛也接茬道,想到自己老了之后可以和孙子们讲起,“你爷爷以前是藏电人,是一个努力守护我们洛扎的人,心里就已经开始骄傲了!”
风声、喘息声,有时几乎会成为这里唯一的声音。巡线队员们每到一处杆塔,都会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线路是否有异常情况,认真排查可能存在的任何隐患,再掏出笔记本记录下来。王朕也不放过任何能学习的机会,不断地凑近听、凑近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队员们的脸都冻得通红,由于雪中徒步太费体力,而带上饮用水会给他们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在巡线路上总能看到他们弯下腰抓起一把雪往嘴里塞去,“这雪可得好好挑,不然有一次,我还吃了一些小石子呢!”嘎玛乐呵呵地说。
晚上7点左右,在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涉后,切公拉山上的巡检工作顺利结束。此时,县政府的铲雪车正在“轰隆隆”地工作着,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下山去德玛隆的路更是危机四伏。他们收拾好工器具,赶忙回到车上,趁着天还没完全黑,继续前往德玛隆的临时驻点,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准备。
如果说爬冰卧雪、风餐露宿、边关冷月、百炼成钢,刻画的是他们的模样,那这趟巡检之旅仅仅只是他们与风雪征途的一次较量。德玛隆的雪会停、天会晴,但关于他们的守护依然会在这里熠熠发光。(文/次旦卓嘎 图/赵清鹏)
后记:在这趟近14个小时的采访里,我第一次集中体验和感受了被落石砸到左侧车门的惊吓、在近70公分的雪地里摔倒几次的窘迫、在极度厚滑的马路上两车相撞的慌乱。
我深知不应该有自己的感性和对所记录之事保持某种中立与客观,忠诚于事实,比观点更加重要。但是,这趟“新春走基层”,我始终难以保持某种“冰点情绪”。在切公拉山巡线的过程里,我看到的是藏电人攻坚克难的身影,但更在意的是驻守在这里的他们,从未把自己抬升到一个很高尚的位置。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也就25岁,巡线的那14个小时,只是我经历的14个小时,但对于他们而言,那是无数个14个小时,也许每个人内心有足以支撑下去的理由,才形成了这无形的力量,得以长久坚守,不会随时间的流动腐为尘土,但这份坚守的重量,我认为我无法去衡量。
在结束工作后返程的盘山路上,我看着黑暗里静谧的大山,心中不免升起一股强烈的压迫感,事实上,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和我一起,我是压根就不敢走这条路的,然而当我略显羞涩地问他们是否有和我相同的感受时,他们出乎意料地说“有”,那时我才惊醒,他们只是“习惯了”,并不是“不怕”,而能坚持这么多年的原因,是因为肩膀上的那份责任!
大山里的灯光星星点点,远没有城市里的那么璀璨夺目,但在此刻,却显得分外耀眼。我想,藏电人的伟大远不止于“守护万家灯火”这六个字,更多的是,在这120万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上的每一处角落,都有他们踏过的足迹、流过的汗、守护的人!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