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甘肃科源电力集团立足企业实际,发挥业务优势和产业特色,聚焦“支撑型、保障型、效益型”企业发展方向,紧扣产业发展定位,主动创新支撑电网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创”出新动能,“闯”出新天地。
深化聚力创新 在“新赛道”上跑出“新优势”
12月2日,甘肃科源电力集团电通设计公司申报的《甘肃甘南卓尼110千伏变电站工程BIM技术研究及应用》从全省建设领域的153项优秀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甘肃省第七届BIM技术应用大赛特等奖。该项研究以人工智能、绿色建造技术赋能传统变电站建设,将有力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协调发展。
“BIM技术的应用使设计师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操作,在变电站设计之初就能得到期望效果,并优化设计方案,从而减少设计变更,提高设计效率”。该项成果负责人苗田介绍到。
建设创新型企业,科源集团还有一系列动作——
12月2日,科源集团同兴智能公司信息安全实验室再次获得CNAS资质,彰显了该公司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卓越实力和专业地位,将为各领域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提供可信赖的质量测试和评估,成为了该公司在信息安全领域的一张“王牌”。
11月26日,由科源集团数智供应链公司牵头组织兰州、天水、张掖和平凉检储配基地“透明实验室”数智化升级改造全流程测试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透明实验室”项目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
BIM技术应用、透明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等,都是该公司近年来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样本。
深化质量提升 由“新”而进带来“质变”
2024年6月,2024年甘肃省学术年会暨“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办正酣之际,围绕“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与消纳”的成果展主题,甘肃科源电力集团展示了在电网设计领域、数字化软件、物联网感知硬件及科创成果转化产品,共展出49项展品和创新成果。
“要鼓励干部员工首创意识,建立科技、管理、政研等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努力培育更多高水平特色创新成果。”科源集团主要负责人指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与品质电网、本质安全、优质服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上取得新突破,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上发挥产业作用。
科源集团电通设计公司作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设计技术支撑单位,聚焦甘肃省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基地”发展,近年来奋力推进设计优化创新,秉持“绿色、环保、创新”设计理念,在负责设计的甘肃省内首座综合能源示范变电站“临夏北塬110千伏变电站工程”中,转化应用了建筑业新技术、低碳新技术等40余项,在设计建设的高原绿色精品示范工程卓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中研究应用了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承接的750千伏陇东直流配套项目中应用了无人机监理新技术,实现了监理方式的革新。11月18日,该公司顺利步入甘肃省2024年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行列,真正成为电网设计的“真龙头”。
今年以来,该公司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众所周知,甘肃新能源发展迅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场站的建设速度迅猛,从而带动绿色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精准预测,高精度的功率预测可以帮助电网合理安排新能源的接入和调度,为电网数智化水平提供坚强动力。
今年以来,科源集团同兴智能公司牵头新能源场站提出功率预测难点问题,提出极端天气建设方案,助力新能源厂站精准预测,合理安排场站运行方式和应对措施,提高场站发电运行指标,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突破传统预测模式,通过整合天气、电网设备的实时数据,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源网荷全链路协同智能预测平台,可以实现集中式新能源、分布式光伏、需求侧负荷的高精准预测,可以说真正‘追风逐日’的时代到来了。”该公司研发人员王婷介绍说。
创新的地基打得牢,产业发展的大厦才能建得高,才能形成产业升级的强大向心力。
深化机制改革 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甘肃科源电力集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在科源集团同兴智能公司,记者看到了“可带电安装10千伏相间间隔棒”的实物。“别看这东西冷冰冰的,在咱们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中,可起了大作用,我们都叫它‘金箍棒’。”工作人员介绍到。
可带电安装10千伏相间间隔棒专用于10千伏输电线路,通过支撑导线间的距离,能有效防止因导线舞动而造成的线路相间的短路问题,降低10千伏线路的跳闸率,且大幅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10千伏线路相间间隔棒应用的空白,2024年实现成果转化超400万元。
像这样实用的科技创新成果,都起源于各供电公司实际工作中,且都形成了专利,甚至做出了装备样机,如何形成成果转化,成了企业必然关注的焦点。
畅机制,疏堵点。科源集团主动出击,积极构建“主业创新+产业转化”的高效循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成果与市场应用有效衔接,组织专业人员深挖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成果,构建“挖掘-培育-评估-立项-转化-销售-利润分配”的全业务链转化模式,与一线生产单位共同开展科技成果培育转化,覆盖安检、设备、基建、营销等主要专业领域。
“如今,将科技创新成果专利技术使用权通过赋权许可及约定收益的方式,实现了科研人员、转化企业的共赢。”该公司成果转化部负责人张智利说,新模式让大家敢闯敢试,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
该公司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竞逐新质生产力,更多的创新“种子”在科源集团结出硕果,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项目持续落地。据了解,2024年,该公司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行业奖4项、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3项、省部级奖项2项,发布科技论著两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覆盖17个网省公司90家市县供电单位,解决生产一线共性技术问题50项,106款优质产品在16个网省公司销售,科创产品销售创历史新高。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未来,甘肃科源电力集团将求真务实,因地制宜,持续深耕新质生产力这片新天地,继续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开辟广阔前景。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