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临汾供电:无人机“上岗”,电力巡检开启“智”时代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5年03月25日 16:39 作者:刘江涛
2025-03-25 16:39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刘江涛

3月20日,在洪洞县刘家垣的一片田野上,阳光洒在高耸的输电线路铁塔上,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汾能无人机中心的电力工人刘江涛、李永鑫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巡检工作。

3月20日,在洪洞县刘家垣的一片田野上,阳光洒在高耸的输电线路铁塔上。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汾能无人机中心的电力工人刘江涛、李永鑫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巡检工作。这次,他们多了一个得力“助手”——无人机。

与传统人工巡检相比,无人机巡检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覆盖范围广、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面积输电线路的巡检,并且能够发现一些人工难以察觉的细微隐患,有效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刘江涛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遥控器,随着一阵嗡嗡声,无人机迅速升空,向着输电线路飞去。这架无人机搭载了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能够清晰地拍摄到线路和设备的细节,还能检测出潜在的发热隐患。

“以前,我们巡检这些线路,得沿着线路徒步走,爬上爬下,一天下来,累得不行,效率还不高。碰上复杂地形,像深山、河流附近的线路,更是困难重重。”刘江涛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现在有了无人机,可方便多了!”

此次巡检的线路是连接刘家垣变电站和双昌变电站的重要输电线路,全长15.865公里,共54基杆塔。承担着为周边地区供电的重任。以往,人工巡检这条线路,至少需要2天时间,而且有些高处和偏远地段的隐患很难被发现。

刘江涛、李永鑫和同事们分组进行巡视。无人机沿着线路平稳飞行,实时将拍摄到的画面传输到地面的显示屏上。大家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无人机飞到一处杆塔附近时,刘江涛突然发现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异常点。“暂停一下,这里好像有点问题。”他迅速操作无人机,对异常点进行了更细致的拍摄和检查。经过仔细分析,原来是杆塔上的三个包钢螺栓出现了松动。

发现问题后,刘江涛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后方的运维团队报告。不到一个小时,运维人员就带着工具赶到现场,对螺栓进行了紧固处理,成功消除了隐患。

据了解,为了提升输电线路的巡检效率和质量,国网临汾供电公司汾能公司大力推广无人机巡检技术。目前,该公司无人机中心已经配备了14架专业无人机,并培养了8名熟练的无人机操作人员。这些无人机不仅能在日常巡检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应对自然灾害、紧急抢修等情况时,也能快速响应,为电力抢修提供有力支持。

该公司无人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加大在无人机巡检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研发,不断完善无人机巡检的功能和应用场景,让无人机更好地服务于电网运维,为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国网临汾供电:无人机“上岗”,电力巡检开启“智”时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