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风能光能转化为稳定电能,进而激活电网脉动、赋能绿色未来。新能源的“智慧调控”,不仅演绎了功率预测技术的创新跃迁,更折射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加速度。
近期,甘肃科源电力集团旗下同兴智能公司以“捕风捉光”项目为载体,通过将社会责任根植算法嵌入功率预测模型,使新能源发电从“靠天吃饭”进化为“精准供能”,在破解其间歇性难题的同时,构建起“技术-责任”双驱动的新型电力生态。
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拼图,这项创新实践不仅让波动的光能拥有稳定轨迹,更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甘肃方案”。当算法与担当深度融合,当技术与责任同频共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正被智慧点亮,为“双碳”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模式创新,攻坚极端天气预测难题
针对极端天气下气象数据波动大、预测精准度下降问题,同兴智能公司团队通过修正地面气象站,场站SCADA等多源异构数据源,模型调优,算法优化等技术治理,真正实现了“与极端天气共舞”,突破了极端天气预测的“天花板”。2024年,甘肃电网遭遇了历史性雷暴天气,系统提前4小时预测风光骤降趋势,并通过动态调优将超短期预测准确率保持在85%以上,有效避免了地区经济损失。
在华能陇东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预测终端已实现边缘实时计算:当沙尘暴前锋抵达场站50公里范围时,创新研究的高精度微尺度预测模式可以将预测误差压缩至5分钟以内。场站运维人员感叹:“过去极端天气靠经验‘猜’,‘捕风捉光’却是靠‘算’,相当于‘捕’回10万度绿电。”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甘肃省600余家新能源场站提供短期、超短期预测服务,覆盖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风电等多种场景,成功助力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20%,为甘肃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筑牢了坚实根基。
产学精研,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同兴智能公司充分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与科研院所、行业骨干企业紧密携手,共同攻克极端天气下超大规模新能源功率预测这一技术难题。2024年12月20日,该项目荣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24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同兴智能公司团队持续优化平台算法模型,创新采用多模型拟合算法,使预测精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步推动场站建模标准化与预测数据集成,实现预测结果的动态校准与共享应用。该成果不仅获得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大力支持,还成功入选国网甘肃电力数字化转型优秀场景,备受瞩目。
2024年3月,依托该项目,同兴智能公司积极参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23年第二批新型电力系统攻关团队“大规模新能源高精度预测与调度”,并全力筹建甘肃省新能源功率预测创新实验室。
今年3月,更是成功参与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极端天气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超大规模新能源功率预测提升及保供与消纳预警技术应用研究”,同时牵头立项2025年企业研发能力提升专项“配网能力约束下分布式新能源功率预测精细化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根植责任,释放多元生态价值
作为科源集团践行社会责任的关键着力点,“捕风捉光”项目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共进。
项目通过优化新能源功率预测模式,有效降低发电侧主体运营成本,有力促进源、网、荷、储多方协同发展,推动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速。
2025年,同兴智能公司项目团队将持续积极参与“甘肃省新能源功率预测创新中心”筹建工作,计划三年内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为行业培养高端技术人才,推动新能源预测技术在全产业链广泛应用。
智慧驭能谋发展,绿电引领谱新篇。“捕风捉光”项目的成功实践,是科源集团响应“双碳”目标、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生动写照。下一步,科源集团同兴智能公司将以此次荣誉为起点,以创新中心为平台,以社会责任为根基,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为政府决策、企业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续写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