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伴随着国网彭水供电公司配电检修专项集中培训的后评估工作全面结束,标志着该公司年度技能人才培养的大幕正式拉开。通过“问题调研 方案制定、项目实施、人员考评、项目评估”的PDCA循环,不断推进该公司配电技能水平迈上新台阶,这是该公司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水平的积极实践。
在电力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国网彭水供电公司始终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靶向培养、匠心传承、创新驱动”为三大支柱,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配电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电力动能。
靶向培养 锻造配电运维“硬实力”
“配电运维是电力供应的‘生命线’,人才则是这条生命线的守护者。”国网彭水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小刚如是说。面对配网设备日益复杂、运维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挑战,该公司以台区经理配电检修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创新实施“分阶段、强实战”培养模式,为配电运维人才成长铺设“快车道”。
在靶向培养机制下,一批批青年员工在实战中淬炼成长,连湖供电业务部副主任任专需的成长轨迹便是典型缩影。从初入职场的“电力小白”到精通配网运维的“行家里手”,他历经台区经理、无人机巡线技能人员、配网运维技能内训师等多岗位历练,凭借“钻”劲与“韧”劲,逐步成长为基层管理的中坚力量。他感慨道:“公司的培养机制让我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未来我将继续扎根一线,为电力事业贡献力量。”
为提升培养效能,该公司构建“理论+实操”双轨教学体系,通过“3个月理论强化+7天封闭式实操特训”循环模式,系统提升员工复合型技能水平。特邀行业专家深度解析开闭所、环网柜等关键设备运维标准,结合公司案例库积累的32个典型故障案例开展情景教学。实操环节设置低压横担安装、工作票规范化填制等核心科目,让学员在“真刀真枪”中掌握实战技能。据考核数据显示,学员横担安装工艺合格率从75%提升至98%,印证了靶向培养的显著成效。
在靶向培养的推动下,该公司已建立11支机动性强的配电运维抢修队伍。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10千伏线路跳闸、停电时长和意见工单同比分别压降69.23%、69.04%、58.06%,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匠心传承 打造带电作业“特种兵”
在配网带电作业领域,国网彭水供电公司以“匠心传承”为纽带,培育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特种兵”队伍。程笛真,这位从部队转业的电力员工,用14年坚守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从带电作业新手到技术骨干,他以“敢啃硬骨头”的劲头,带领团队攻克山区带电作业难题,成为渝东南地区响当当的“带电专家”。
“带电作业是高危行业,但越是危险,越要有人站出来。”程笛真的话语掷地有声。他不仅自身技术过硬,更将“传帮带”视为使命。针对山区地貌复杂、场地狭窄等难题,他带领青年团队自研绝缘梯和绝缘平台配合法,破解大型设备无法施展的困境。同时,他创新采用“现场观摩+工培一体”模式,将课堂搬到作业现场,让青年员工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在他的带领下,该公司带电作业人才库已形成“6名骨干+若干后备”的梯队结构,填补了该公司配网带电作业专业的技术空白。2024年累计开展综合不停电作业163次,减少停电用户数1.6万余户,成为渝东南地区带电作业的“金字招牌”。程笛真说:“带电作业需要一代代人接力传承,我要把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让这份事业后继有人。”
创新驱动 引领人才培养“新风尚”
面对“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重挑战,国网彭水供电公司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该公司聚焦供电可靠性提升、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建设等核心主题,梳理5项配电网生产症结,量身定制配网重点人才培养项目,以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该公司累计投入90余万元升级硬件设施,开发电缆头制作、农网运维等新课程,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同时,建立与3家兄弟单位、1个外部机构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实现关键技能岗位持证上岗率100%。为提升高技能配电网能力建设水平,该公司外派3人赴浙江杭州、重庆黔江等地驻地学习,将先进经验转化为本地实践。
依托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力实施,该公司人才队伍结构得以不断优化升级。2024年,配网专业技能评价通过率超70%,同比提升92.52%;在市级配网技能竞赛中斩获2项团体奖和2项个人奖,创历史新高。1人入选省公司级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并在干部任用中获得提拔,人才“蓄水池”效应逐步显现。
从靶向培养到匠心传承,再到创新驱动,国网彭水供电公司以“钉钉子精神”深耕技能人才培养,锻造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电力铁军队伍。未来,该公司将继续以人才强企战略为指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责任编辑:王少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