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啊!那个塔上有个笼子,笼子里有小鸟孵出来了!”“那不是小鸟,那是大鵟。”暮春时节,昆仑山上融化的雪水静静流淌,滋润着戈壁新城,格尔木市六一幼儿园内,彩旗在晨风中轻舞。大二班的教室里孩子们指着屏幕上的“生命鸟巢”快乐的喊着。4月28日,国网海西供电公司西部运检中心联合格尔木市六一幼儿园共同开展“国网力量 点亮孩子眼里的光”安全用电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架起“绿电与自然”的生命纽带。
随着《生命鸟巢 云端安居》短片播放,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上。当视频里大鵟妈妈将捕到的食物投喂给雏鸟时,教室里响起一片哇声。“由于铁塔是草原上最高的建筑物,许多鸟类会把这里当成筑巢的好地方,可是运行中的电流会让鸟儿受到伤害!所以,我们为鸟儿们造了专属的‘小房子’,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生命鸟巢’”。海西公司员工宋博指着屏幕上用红柳枝编织的铺着棕垫的人工鸟巢说,“我们还给每个小房子编上了门牌号,让它们安心住新房!”
▲电网员工带六一幼儿园师生沉浸式体验3D打印电网模型。许小萍/摄
“电就像看不见的小精灵,能让灯亮、风扇转,能让屋子里暖烘烘的,但是它也有危险的一面。”宋博话锋一转,拿着3D打印的变压器模型和插板,引导孩子们思考“什么是电?”“电的危险在哪里?”“遇到危险怎么办?”,并呼吁大家争做安全用电小卫士。“我爸爸说电话手表充满电了就要拔掉插头!”7岁的周子轩抢着举手回答,引得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在“让灯泡亮起来”实验环节。宋博和孩子们一起连接电池、开关和小灯泡。“亮了!我的灯泡比外面山峰上的雪还亮!”当小灯泡被成功点亮时,整个教室被欢呼声淹没。宋博趁机拓展教学:“电流就像小河,开关是水闸,乱碰插座就像在河里乱扔石头,会出危险的。”
“在生态脆弱的高原,孩子们比谁都懂得‘家’的意义。”大二班班主任花老师望着窗外萌发新芽的白杨树感慨:“电网人架的是银线,牵起的却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心线。”
自2021年启动“国网力量 点亮孩子眼里的光”活动以来,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已连续三年将“电力小课堂”升级为“幸福大舞台”,成为集暖心助学、电力科普、生态环保、科技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教育,为孩子们开启探索世界的大门,照亮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
临近中午,活动在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教室里仍回荡着孩子们“电是怎么跑的”“能不能给昆仑山装电暖器”的讨论声。“等夏天草绿了,我们可以通过摄像头看看鸟儿们在新家里生活的样子,或者一起画一画它们可爱的巢穴,好不好?”“好——”稚嫩的应答乘风传出教室,掠过正在消融的冰川,惊起一群掠过铁塔的斑头雁。在这片长江、黄河、澜沧江共同发源的土地上,科学的种子已随着银线延伸,在三江源的风中悄悄发芽。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