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汽”凌云的匠心独运者——记大唐保定热电厂设备部汽机点检员林志勇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5年04月30日 15:22 作者:梁晔
2025-04-30 15:22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梁晔

在大唐保定热电厂的汽机车间,有一束光令人动容,它是林志勇笔记本里泛黄的时光拓影,是凌晨三点检修现场的手电光束,更是创新工作室里陪伴他钻研资料的台灯光辉。

在大唐保定热电厂的汽机车间,有一束光令人动容,它是林志勇笔记本里泛黄的时光拓影,是凌晨三点检修现场的手电光束,更是创新工作室里陪伴他钻研资料的台灯光辉。29年光阴流转,这位全国劳动模范用坚守、担当与传承,在汽机设备的世界里披荆斩棘,以志“汽”凌云之姿,诠释着新时代大唐人的卓越风采。

汽机设备的“金牌宝典”

清晨的薄雾中,林志勇的身影往往比闹钟更准时。帆布包上的机油渍晕染成岁月的勋章,笔记本里的钢笔字工整如机械制图。从1996年至今,一万多个日夜的坚守,他将自己与汽机设备熔铸成“共同体”。同事们常说:“汽机是林师傅的第二个心脏,参数的跳动时刻牵动着他的脉搏。”

走进他的办公室,最醒目的是摞成小山的笔记本,最底层本子的边角已经破损。从九期项目汽轮机安装到完成168小时试运行的每一个环节,记录着5000多个阀门型号、参数以及常见问题的“金宝典”,是他的写给设备的“诗篇”。他说:“正是因为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让我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快速反应,从而避免设备异常给整个生产系统带来影响。” 同事们翻看笔记时那由衷地赞赏,就是对他这份用心最好的认可。

生产现场的“急诊医生”

设备的挑战总是突如其来,不分昼夜。深夜睡梦中,家庭团聚时,只要收到信息,林志勇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毫无迟疑与怨言。每一次“出诊”都是新的挑战,他总能够精准“把脉”,以深厚功力为机组“病灶”开出立竿见影的良方。“问题棘手的时候,就多些耐心,望闻问切嘛,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是林师傅的口头禅。2024年供暖前夕,在汽轮机低压转子更换光轴工作中,他带领团队在现场连续奋战。当同事们轮班休息时,他手持红外测温仪寸步不离,每十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变化。凭借其得心应手的“温差补偿测量法”,精准修正热膨胀带来的误差,保障了转子找中心工作顺利完成,这种执着专注和敬业担当的态度,正是劳模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在现场“无所不能”的他,对家庭却藏着最深的愧疚。“爸爸,我今天考了100分!等你下班回来看看我的奖状好不好?”“老公,再忙也要抽空吃饭,别饿着肚子”手机里珍藏的语音,成为他深夜巡检之余最温暖的慰藉。也曾有人问他是否遗憾,他淡淡一笑:“每个大唐人都知道,万家灯火比小家团圆更重要。”

育苗树人的“匠心导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创新工作室的灯光下,林志勇语重心长地对徒弟们说。从深耕设备守护到引领创新浪潮,他始终践行双重角色使命,轴系转子偏差调整、凝汽器挠性连接、氢气纯度效果提升……这些凝结着心血与智慧的成果,正通过“匠心传承计划”在年轻的工程师中播撒火种,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强劲动力。

在徒弟们眼里,他是行走的“百科全书”,更是匠心传承的火种。遇到问题,他总能找到一本笔记本:“看,小孙,这是你要的机组大修记录”“小杨,这是咱厂新机组汽轮机安装时的数据资料”“小张,这是本次新型密封材料的相关资料……”当应用新型密封材料的试验合格后,他欣慰地拍着徒弟们的肩膀说:“这就对了,技术不是因循守旧,是让老手艺接上新科技。”

29年时光,足以让青丝染霜,让少年蜕变,但从未改变的,是他望向设备时眼里的光。那光里,有对“钢铁伙伴”的深情守望,有对职责使命的忠诚坚守,更有对新一代青年职工的殷切期望。当汽轮机叶片在旋舞中谱就乐章,当仪表盘上的数字跳跃成诗,这位匠心独运者用行动告诉我们:所谓伟大,就是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把坚守的路走成光芒。


【责任编辑:王少晨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志“汽”凌云的匠心独运者——记大唐保定热电厂设备部汽机点检员林志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