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畔“满格电” “拉面之乡”焕新颜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5年05月06日 17:20 作者:李旋 张弘雅
2025-05-06 17:20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李旋 张弘雅

清晨五点的兰州还笼罩在薄雾中,城关区南关十字的“张有德”老字号牛肉面馆后厨已亮起暖黄的灯光,“五一”假期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早已慕名而来,坐在店中等待一碗地道的兰州牛肉面。

清晨五点的兰州还笼罩在薄雾中,城关区南关十字的“张有德”老字号牛肉面馆后厨已亮起暖黄的灯光。“五一”假期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早已慕名而来,坐在店中等待一碗地道的兰州牛肉面。店内香气四溢,游客们捧着热腾腾的面碗,细细品尝后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筋道!香!”第三代传承人小马启动全自动和面机,看着面团在匀速转动的钢桶里渐渐成型,他感慨道:“当年爷爷揉面靠膀子,父亲用上了小电机,现在这智能设备不仅省力,还能精确控温控时。”这间拥有30多年历史的老店,正是兰州牛肉面从传统手工走向现代化生产的生动缩影,也见证了这座城市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兰州中山桥景区。李小东摄

在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西北重镇,3000多家牛肉面馆星罗棋布。从街边摊到连锁店,从手工制作到智能生产,国网兰州供电公司以“满格电力”为这碗承载乡愁的“中华第一面”注入发展动能。

“我们从营业厅提交了用电的申请,第二天变压器就增容了。”谈起新开张的第五家分店,张有德老字号牛肉面南关店的负责人马宝生仍觉惊喜。

供电公司推出“网上国网”APP,用电客户不仅能够实现“指尖办电”,也可以随时登陆APP查询办电进度。这种创新服务模式背后,是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全面实现低压“一日业扩”、城区“半日接电”的现实举措。通过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联动窗口,实现不动产过户与用电变更“一窗通办”,2024年累计完成联动办件260项。

据马宝生介绍,张有德老字号牛肉面南关店的选址,因不具备天然气的条件,他们便果断选择用“全电厨房”。去年11月11日,他本想到广场西口营业厅咨询一下用电的办理程序,可没想到的是,从申请到通电仅用了三天。

“兰州供电公司为我们量身定制的供电方案,不仅让每锅汤都能精准保持98℃,还为店铺开张节省了8万元的成本。”马宝生高兴地说。这正是国网兰州供电深化“三零”“三省”服务的生动注脚。自2022年以来,共节约客户办电成本4.77亿元,营商环境评价蝉联全省、市第一。

近年来,兰州市积极构建兰州牛肉面市场发展新格局,全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26年底,规上企业累计达1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00亿以上,带动全产业链销售收入400亿以上。展现出传统产业与现代化电力服务深度融合的强劲活力。

制作兰州牛肉面的窗口。李旋摄

面对兰州牛肉面产业冲刺百亿目标,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建立餐饮行业用电档案,构建梯度服务体系。对零星分布在大街小巷的牛肉面馆,借助城中村、小街巷老旧台区的标准化改造,提升外围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对24小时营业的品牌类牛肉面馆,台区经理与商家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定期开展上门服务,将油烟净化器、冷藏展示柜等设备纳入能效诊断,量身定制“省电锦囊”;对新开业的牛肉面馆,开辟办电“绿色通道”,鼓励线上办电、指尖办电,让数据跑路,事半功倍。

随着“全电厨房”的普及,牛肉面制作工艺迎来质的飞跃。智能温控煮面炉让牛骨胶原蛋白释放更充分,恒温发酵箱使面团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城关供电分公司报装专工邵有平介绍:“我们通过智能电表实时监测用电质量,确保汤锅不熄火、冷柜不断电。”

2024年第一届沿黄九省区兰州牛肉拉面职业技能大赛在兰州金城关商业文化街区举办,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结合现场用电实际情况,制定“一册一案”,专人驻守现场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护航比赛圆满举办。如今,“肉蛋双飞”的豪迈套餐背后,是电网人24小时在线的“攒劲”守护。

黄河涛声依旧,牛肉面香更浓。从“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红”的传统技艺到智能化生产的现代图景,国网兰州供电公司正以“获得电力”水平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让千年丝路驼铃化作智能电表跳动的数字。正如老师傅们常说:“汤滚面劲道,电足生意旺。”在这座“拉面之乡”,汩汩电流与浓浓面汤正交融出高质量发展的醇厚滋味,书写着新时代“面道”传承的创新篇章。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黄河水畔“满格电” “拉面之乡”焕新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