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与密林重重围困的西藏墨脱,35千伏扎贡线宛如一条蜿蜒银色丝带,飞越山川林海,紧紧维系着墨脱县的光明与温暖。今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打破了墨脱平日的宁静,连续强降雪预警拉响,雪崩风险拉至红色警报级别。扎墨公路一带,暴雪肆虐,积雪深度超过了2米,在雪崩的猛烈冲击下,墨脱电网面临严峻考验。
“听着,咱们是党员,是一名电力人,危急时刻绝不能后退。”国网墨脱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主任扎西平措扯着嗓子喊道。这段话如冲锋号角,让抢修队员们瞬间充满斗志,纷纷响应,迅速整理好装备,跟随扎西平措踏上了艰难的抢修之路。
▲扎西平措正在进行物资搬运工作。
扎西平措是一名老党员,他脸庞因常年在高原上风吹日晒而显得黝黑,眼神中却透露着坚毅和果敢。早在看到恶劣天气预警时,他就意识到情况不妙,双眉紧锁,凭借多年工作经验,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当雪崩发生,他便主动请缨,带领抢修小组奔赴一线。
历经数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抵达35千伏扎贡线第二通道的变电站,却见积雪封堵大门,深及过腰。扎西平措见状二话不说,抄起雪铲,纷飞的雪花模糊了视线,他却干劲十足,喊道:“来,大家一起!咱们早一分钟打通通道,就能早一分钟恢复供电。”
在扎西平措的带领下,大家奋力铲雪,经过一番努力果断启用扎贡线第二通道供电。随后,他们利用无人机对线路展开特巡,寒风中,无人机艰难起飞,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中穿梭,收集故障点信息。扎西平措和抢修队员结合信息以及现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抢修方案,统筹调配人员、车辆、抢修物资等。
抢修线路整体路径穿越原始林区,平日里就崎岖难行,此刻更是被厚厚的积雪完全掩埋。巡视发现,35千伏扎贡线上方发生严重雪崩,雪崩裹挟断木、滚石,重重砸在铁塔上,
四周积雪厚达1.5米,遍地倒落枯树,大家每走一步都深陷其中,齐腰深的积雪冰冷刺骨,每一次抬脚都耗费全身力气。
面对厚厚的积雪,车辆无法通行,物资运输更成了大难题。于是,抢修人员们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物资运输——肩扛手抬。扎西平措抱紧沉重的设备,脸涨得通红,在深雪中蹒跚前行。雪路松软,队员背着物资在雪地中滑倒,沉重的物资压得队员动弹不得,他一个箭步冲过去,伸手将队员拉起来,帮着整理好物资。
途中,意外情况更是不断发生,通讯突然中断了,四周只剩下无尽的风雪和死寂,与外界失去联系,队员们有些慌乱,扎西平措赶忙走到队伍中间,拍拍这个的肩膀,握握那个的手,镇定地说:“别怕,这种情况我经历过,按计划来,一定能行。”凭借经验和信念,扎西平措稳住了队伍。最终,抢修人员靠人背肩扛将铁塔和导线等抢修物资顺利运抵海拔4200米的故障点,为线路的最终抢通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国网墨脱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冲锋在抢修第一线。
寒风呼啸,暴雪肆虐,天地之间只剩下一片混沌的白。扎西平措和他的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艰难抵达故障点处。抢修队员们迅速分工,默契协作。铲雪的队员们挥舞着铁锹,奋力清除铁塔周边的积雪。修复的队员们则全神贯注地修复受损部件,在冰冷的器械与刺骨的寒风中,即使手指早已冻得发麻,仍然精准操作着工具,仔细比对、安装新部件。扎西平措在现场来回奔走,检查每一个环节,大声呼喊着,提醒队员注意安全、把控细节。
就这样,终于历经8天不间断的奋战,故障点成功修复。随着合闸指令下达,电流沿着35千伏扎贡线奔涌,墨脱县域内受影响负荷全部恢复正常运行。听着站内变压器低沉的嗡鸣声,扎西平措和队员们满是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场与风雪的较量,他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恶劣天气还未发生任何好转,持续发布的交通管制及强降雪雪崩风险消息,仍然刺激着扎西平措的心,他一点也不敢松懈,始终坚守在最前线,持续对35千伏扎贡线进行巡视。他们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同刺破阴霾的坚韧灯塔,在雪山与密林间,书写着永不熄灭的坚守。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