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兰州供电公司:黄土沟里种“太阳”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5年05月09日 16:45 作者:李旋 朱芳洁
2025-05-09 16:45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李旋 朱芳洁

五月初,正午的日头刚攀上刘家峡水库的碧波,越野车的轮胎已驶进永靖县的沟壑,国网永靖县供电公司的宣传员朱芳洁笑着说,“接下来的路,可比坐过山车刺激。

五月初,正午的日头刚攀上刘家峡水库的碧波,越野车的轮胎已驶进永靖县的沟壑。国网永靖县供电公司的宣传员朱芳洁笑着说,“接下来的路,可比坐过山车刺激。”话音未落,车轮已碾上永靖县盘山道的碎石,车身猛地一歪,记者怀里的采访本腾空而起,相机镜头“咚”地撞上车窗——这条藏在黄土褶皱里的碎石路,正用最原始的方式迎接访客。

汽车驶过泄洪沟时,砾石敲打底盘发出密集的脆响,司机老张紧握方向盘的手青筋凸起。“去年一次下大雨,我们刚走到这里,水流就从这个沟里冲下来了。”他话音刚落,一片黄沙突然席卷而来,天地间只剩混沌的土色。我下意识闭眼的刹那,耳畔响起朱芳洁兴奋地喊声:“快看!”

▲永靖县光伏扶贫电站。李小东 摄

当我们睁开迷蒙的双眼,车辆已冲出一片遮天蔽日的沙尘暴,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土黄色的山体如同被陨石群撞击过的月球表面,山坡上却铺展着绵延数公里的深蓝色光伏矩阵。阳光在太阳能板上流淌,远看像是给群山披上了会发光的鳞甲。

▲国网永靖县供电公司计量班员工王通斌和同事陈焕明检查永靖光辉扶贫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发电情况。史双绚 摄

“在2018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地区。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光伏扶贫电站应运而生。政府特意为这座电站起了个贴切的名字——‘光伏扶贫电站’。”永靖光辉扶贫光伏电站站长王大圣递给我们安全帽时介绍道,“如今,它已成为我们真正的‘聚宝盆’。”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可以看到光伏阵列间,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巡检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其中。监控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实时显示着当天的发电量,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贫困走向繁荣的转变。这一变化不仅点亮了乡村的发展之路,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希望。

“欢迎来到我们的太阳农场。”永靖光辉扶贫光伏电站的值班长赵克强笑着介绍道,“你能想象吗?这个电站占地面积达到了3200亩,差不多相当于30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这番话不仅点出了电站规模之宏大,也形象地描绘了它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清洁能源利用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永靖光辉扶贫光伏电站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首批光伏扶贫项目之一,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三条岘乡塔什堡村。该项目采用集中联建模式,共建成了7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14兆瓦,惠及5个乡镇共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712户贫困家庭。

站长王大圣带领我们走进光伏板下的阴凉处,他的指甲缝里还残留着刚才巡检时沾上的黄土。“这片区域山坡广阔且坡度陡峭,我们把所有光伏组件分成36个区域,过去我们每次巡检几乎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自从优化巡视方式和方法后,现在只需要半个月就可完成一轮次巡视。”他接着说道,“高质效的巡检不仅解放了我们的双脚,更大幅提升了巡检效率。”这种转变不仅减少了人力消耗,也显著提高了对电站运行状态的监控质量和响应速度。

▲国网永靖县供电公司员工协助永靖光辉扶贫光伏电站运维人员检查站内供电设备安全运行情况。史双绚 摄

2023年夏天的一场大雨,令王通斌至今难忘。

“那场大雨导致光伏电站1台10千伏变压器失压,电站值班员紧急联系我们寻求帮助,因为通往电站的山路和沟道异常难行,随时可能被洪水冲毁。”44岁的国网永靖县供电公司计量班班员王通斌回忆时表情依然凝重,“但当时情况紧急,顾不上这些危险,我和同事们立刻驱车前往。尽管道路崎岖颠簸,我们一心只想尽快解决问题。”

“雨点重重地打在安全帽上,发出咚咚的声响,然而我们仅用半小时就修复了故障变压器,并恢复了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备用线路接通的时间比应急预案规定的提前了一个半小时,确保山脚下移民新村的灯火能够迅速重新亮起。”说到这里,王通斌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下午四点的阳光温暖宜人,记者走进城北新村。村民魏元华轻轻掀开电灶上的锅盖,蒸汽携着红烧黄河鲤鱼的香气扑面而来。“得益于光伏分红,村内的路更好了,环境更美了,现在我们经营的农家乐一天能接待十桌客人。”他微笑着说。村长递过来的账本显示,光伏电站累计产生的收益中,每年城北新村收益的分红有360多万,80%用于村内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20%用于奖励。诸如:每年集体评出的“好儿媳”“好公婆”等项目,在全村已完成脱贫后,倡导全村民风民俗向善向好非常重要。这项措施不仅显著提升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永靖县将光伏帮扶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和民生工程,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光伏促农增收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2023年,在确权村提出申请并通过乡镇审核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2023年第一批光伏收益资金项目计划》。该计划的资金主要用于多个方面:开发公益性岗位、对特殊人群及先进个人进行奖励扶助、提升小型公益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环境卫生等。

在城北新村,55岁的李金桃正在村内的产业发展农民合作社下属种植田里给葡萄树浇水施肥。她身后的青砖小院停着电动三轮车。“近几年,村里的道路两旁全部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一到夏末初秋,村里的水蜜桃和‘阳光玫瑰’葡萄上市,凌晨5点,我们就要把刚摘的葡萄、桃子运到停在路边的商贩的冷链物流车上,中午就能运进兰州的超市。路灯把全村照得很亮,走在去田地的路上,一个人根本不害怕。”她的言语中透露出对这一变化带来的便捷与效益的欣慰和期待。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永靖县移民集中搬迁点——刘家峡镇城北新村现貌。朱芳洁 摄

电站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运行平稳安全、发电效益良好,年发电效率保持在125%以上,可为全县12个乡(镇)67个行政村提供25年的长期收益,年下拨确权村收益约4650万元,平均每村70万元,有效增加了村集体和脱贫户经济收入,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昔日的贫困地区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成功转型为多元化的现代农业产区,涵盖了蜜桃、大棚蔬菜以及葡萄等多种特色种植产业。充分利用电能资源,该地区创新引入了金银花智能喷灌系统和良种牛智能养殖系统,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与可持续性。此外,通过光伏发电带来的收益红利,不仅拓宽和美化了乡村道路,还安装了路灯,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极大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进程。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该地区正朝着生态宜居、富裕繁荣的新农村方向大步迈进。

返程时夕阳正把光伏板染成金红色,车轮碾过石子路,后视镜里的“太阳山”渐渐隐入暮色。这片曾经荒凉的山坡,如今正通过每一片光伏板,把西北高原的阳光,转化为点亮千家万户的星河。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黄土沟里种“太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