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水,生机勃发。7月3日,在清水县黄门工业园内,华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器轰鸣,一批批高性能复合陶瓷材料正源源不断下线。“从项目签约起,供电公司就主动对接,7天完成临时用电接入,为项目推进抢出了宝贵时间。”企业董事长助理蒋晓深有感触地说。这个投资规模创清水县历史之最的项目,正是国网天水供电公司以优质电力服务护航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
天水市产业基础扎实、区域优势显著,经济发展环境良好。今年以来,天水市经济持续发展,用电需求不断攀升,同时,新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全域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为全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过去办电要跑好几趟,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搞定。”从事餐饮行业的李先生通过“网上国网”APP申请低压用电,当天就完成了装表接电。国网天水供电公司创新推出的“五办五减”服务机制,将高压客户办电时限压缩至4.5个工作日,低压居民更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接电”。
在服务流程再造中,该公司构建起“五全三效”服务体系:业务线上全覆盖、供电要素全保障、专属服务全方位、安全管理全天候、政策宣传全过程,实现提效率、提效能、提效益的“三效”目标。“特殊办减流程、加急办减时间、容缺办减资料”等创新举措,被纳入甘肃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典型案例。
为破解重大项目用电难题,该公司聚焦市委市政府“工业创新攻坚突破年”行动,建立“领导包抓+项目长负责”双机制和“一对一”服务档案,清水华贸、静天高速、黄龙抽蓄等21个省列重点项目均实现配套电力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
在要素保障方面,该公司打出政策“组合拳”,对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实行“零投资”接电,2024年以来累计为企业节省办电成本7712万元,线上办电率达90%以上,客户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以上;通过直购电交易为华天科技等龙头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14亿元;创新“电e金服”产品,协助83家中小企业获得普惠金融贷款1.6亿元。
华贸项目成功送电的背后,是政企协同的创新实践。清水县成立由多部门联合的项目专班,供电公司作为核心成员全程参与。“每周联席会解决用地、审批等问题,电力配套工程较常规流程缩短2个月。”专班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已复制到黄龙抽蓄、有轨电车等重点项目,通过提前介入电网规划、定制用电方案,实现配套电力工程与主体建设同步推进的“加速度”。
在服务网格建设方面,该公司将供电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打造"三网融合"服务模式,供电服务入驻各类园区、社区及村委会,打通供电服务“最后100米”,实现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同质化。
在消费侧,电能替代同样成绩显著。天水市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0万千瓦大关,其中新能源占比跃升至60%,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46%,利用率达99.26%。全市建成覆盖200多个老旧小区的智能充电网络,新能源车辆充电量已突破200万千瓦时,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天水市正以“破局突围、加速追赶”之势重构产业格局。在这片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的土地上,国网天水供电公司以服务升级与绿色赋能为笔,书写着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