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新机组集成创新多个“首次”,国内首次应用全国产核电控制系统,极大推进行业国产化进程;首次运用百万机组高效供热柔性回热技术,极大推进能效水平提升;首次集成应用“多路分仓+储能粉仓”技术,极大提升机组灵活性。此外,机组还首次实现百万机组全工况自适应启停、首次运用“耦合热泵回收闭冷水废热”技术、首次运用百万机组实时健康评估技术。
面对今年以来常州用电需求的不断上涨,新机组将为当地电力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左克祥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今年⼊夏以来,江苏电⽹最⾼⽤电负荷多次创历史新⾼,到7⽉7⽇,已达1.52亿千⽡。据江苏省⽓象台预测,后期将还有4次⾼温天⽓,预计常州地区⽤电负荷将再创新⾼,常州电⽹将迎来更⼤的挑战。”
左克祥介绍,常州公司电厂现有2台63万千⽡机组,可⽀持常州地区10.9%的⽤电负荷。今年6⽉30⽇,3号机组带满负荷100万千⽡试运⾏,电厂对常州电⽹⽀持率上升到18.8%。多个“首次”的集成,让机组在节能降碳的同时,提升了发电效率、电网需求响应能力,还大大增加了机组掺配掺烧的灵活性。可掺烧多种城市污泥,将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图片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当前,电厂4号机组也正进⾏调试,预计8⽉初正式投产运⾏,届时常州公司最⼤发电能⼒将达到326万千瓦,对常州电⽹的⽀持率将进一步提⾼到27%。
强化发电主业的同时,常州公司电厂也在压缩空气、热力、绿电供应等方面广泛布局,积极从传统电厂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如今已经形成“电、热、冷、汽、气、水、灰、渣、石膏”多联供的综合能源供应服务体系,为地方园区建设、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元的能源供应支撑。
文|中国能源报记者 杨沐岩
【责任编辑:王少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