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召开的徐州矿务集团公司2020年度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公司获评集团公司先进集体。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天山矿业公司坚决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行动和实效,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高质量发展攻坚战。较好完成了年度安全生产等各项目标任务,发挥了主力矿井的扛腰作用,交出了一份集团肯定、职工满意、社会认可的成绩单,实现了安全发展、经济运行、“四化”建设、企地融合、党建创新、民生福祉、产改推进等七个高质量发展。
同时受到表彰的还有:劳动模范:华 康、十佳区队长:徐峰、 十佳班组长:张都亮、十佳安监员:赵传水、十佳科技工作者:位玉红。
近日,徐州市总工会下发全市产改典型案例评选结果表彰通报,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公司申报的《建设大师创新工作室 锻造“三型”产业工人队伍》产改典型案例被评为二等奖。
天山矿业公司以“五满”理念为引领,搭建了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台”,打造出企业导师带徒制度的升级版。
落实强基工程筑底,建好大师创新工作室。以“煤炭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吕清胜为大师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建成了包括成果展示、实用和使用“三大功能区”的创新工作室,实现软硬件齐头并进。
瞄准护航工程保障,管好大师创新工作室。明确目标任务。确立科研项目,排定时间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大师”为项目带头人,实施传帮带,开展传绝技、送高徒,进行技术创新、业务交流、会诊技术难题,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能骨干。
实施人才工程驱动,用好大师创新工作室。打造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锻造“学习型”产业工人队伍。通过集中授课、实操培训、现场指导、研讨交流等方式,传授专业技术,传承劳模精神。 打造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锻造“创新性”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孵化工程体系,运作好大师创新工作室。注重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建强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地三室五团队”技术人才培训平台,延伸拓展构建“135+N”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体系,成立55个学习小组,去年完成创新项目23项,创效1000余万元。
近两年来,大师工作室先后完成国家发明专利6项,革新18项,重大技术创新4项,取得五小成果45项,获奖17项。打造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锻造“创效型”产业工人队伍。围绕安全生产难点、热点问题,切实解决技术难题10余起,仅5104工作面人行车项目,年创效可达4000多万元。
【 广告 】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