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中国大唐教育帮扶“筑梦工程”再启新程,精心策划组织卓越工程师团队,深入澄城县开展“红色铸魂·卓工筑梦”主题教育帮扶活动。
6月26日,这场跨越山海的教育赋能行动在中国大唐定点帮扶县陕西澄城的澄城中学正式启幕,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4名工程硕博士带着高校智慧与央企担当,与200名澄城学子面对面,开启了一场关于理想、学业与未来的深度对话。
此次活动以“教育帮扶+人才培育”双轮驱动为核心,既是中国大唐“三扶三真,五位一体”特色帮扶体系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实践,也是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心“扎根基层、服务国家”育人理念的生动落地。活动紧扣“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主线,通过工程硕博士进校园、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成长伙伴结对等多元形式,将央企资源、高校智慧与县域教育需求精准对接,为澄城学子搭建起通往卓越的成长桥梁。
在宣讲会现场,工程硕博士们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与莘莘学子展开分享。互动环节中,工程硕博士们以大唐西藏扎拉水电站、托克托综合能源基地等重大工程为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工程学科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对工程领域的探索兴趣。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卓越同行·筑梦伴读”成长伙伴结对仪式,4名工程硕博士与澄城学子代表签订结对证书、互换联系方式,建立“线上+线下”长效帮扶机制,通过定期学业答疑、专业认知引导、高考志愿咨询等方式,为结对学生提供持续成长助力。受中国大唐“筑梦三金”资助的澄城中学高二7班的张佳毅在发言中动情表示:“从助学金到成长伙伴,中国大唐的关爱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精神引领,我将以志愿者身份传递这份温暖,让更多同学感受教育的力量。”
此次活动是中国大唐教育帮扶从“硬件赋能”向“人才赋能”升级的重要标志。自中国大唐定点帮扶澄城以来,累计投入600万元设立“澄城英才”奖助金,580万元开展“优教兴澄”教师培训计划,设置12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大唐卓越英才班”“大唐卓越创新室”等特色育人平台,并组织优秀师生赴京研学。正如澄城中学校长王会香所言:“中国大唐的帮扶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从师资培养、学生激励、硬件升级到育人理念革新的全链条赋能,澄城中学近年高考成绩的稳步提升,背后是中国大唐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结出的硕果。”(朱明伟)
【责任编辑:李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