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为破冰者 解锁绿色转型新密码——准能集团2024年先进集体鄂温克电厂新能源项目部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5年03月25日 16:12 作者:蒙媛
2025-03-25 16:12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蒙媛

北疆的寒风卷起千堆雪,零下38度的白毛风撕扯着鄂温克电厂的旗帜,在这片被称作“能源开发禁区”的呼伦贝尔冻土带上,一支平均年龄37岁的队伍用106份红头批文、46项招标方案和148个入户记录,在新能源开发的等高线上刻下了破冰者的足迹,当2024年度先进集体名单揭晓时,他们正用冻僵的手指丈量着风雪中的风机点位。

北疆的寒风卷起千堆雪,零下38度的白毛风撕扯着鄂温克电厂的旗帜。在这片被称作“能源开发禁区”的呼伦贝尔冻土带上,一支平均年龄37岁的队伍用106份红头批文、46项招标方案和148个入户记录,在新能源开发的等高线上刻下了破冰者的足迹,当2024年度先进集体名单揭晓时,他们正用冻僵的手指丈量着风雪中的风机点位。

作为项目开发、建设与运营的先锋力量,他们肩负重任,直面挑战。“获取新能源项目指标太难了,竞争企业多如繁星,优质项目少若珍宝。”“要想抢占先机,只能快马加鞭,不断‘内卷’。”部门负责人王丽感慨道,面对人员紧缺、经验匮乏的困境,这支队伍毫不退缩,开启“车轮战术”。寥寥数人分赴各地,如勤劳的拓荒者,脚步不停,广寻项目线索,他们以“效率卷”为利刃,“歇人不歇阵”,深挖多地域能源项目潜力,海量收集资源信息,精细分工、压实责任,对莫旗、新巴尔虎右旗、阿荣旗、大雁沉陷区等优质资源项目合作单位展开深入考察;凭借“协调卷”搭桥铺路,时刻关注当地政府政策风向,与政府部门紧密互动,筑牢政企合作根基。终于,2024年7月6日,鄂温克电厂灵活性改造促进新能源消纳3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评审会成功召开,8月3日,项目喜获呼伦贝尔市能源局核准批复,为该厂新能源发展拓展出广阔“朋友圈”。

党旗飘扬 在蒙古包前架起连心桥

“这不是普通的红线,是草原的毛细血管。”党员突击队长杜建军的手指在地形图上划过,12条生态红线将规划场区切割成破碎的拼图。去年深秋,团队带着第四版选址方案拜访牧民道尔基时,老人用马鞭敲打着图纸:“你们要动草场,先问过长生天!”党支部连夜成立党小组,把组织生活会开进蒙古包。他们带着蒙汉双语的《风光牧共生手册》,一周走遍7个嘎查。

最艰难的突破发生在冬至那天——在新能源项目部开启项目征地环节时,难题接踵而至。当地村民对土地有着深厚情感与多年的耕种依赖,对征地一事抵触情绪强烈。起初,沟通时村民们大多闭门不见,好不容易敲开家门,刚提及征地,便被直接拒绝,解释的话语根本无法入耳。为打破僵局,项目部工作人员每日天不亮就奔赴村里,逐户拜访,耐心倾听村民们的顾虑,从土地未来的发展规划,到对嘎查的妥善安置补偿细节,一条条掰开揉碎讲解。有位大爷担心失去土地后生活无以为继,工作人员就陪着大爷实地查看预留的安置地块,介绍周边配套设施建设蓝图,还帮大爷联系已经安置好且生活改善的邻村熟人了解情况。

这场特殊的组织生活会持续了7天,突击队走遍7个嘎查。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他们用冻得发紫的手画出草畜平衡图,将光伏阵列与游牧路线精准叠合。冬至那天,当征地工作因土地权属争议陷入僵局时,突击队员联合苏木政府翻出泛黄的地契档案,在草原一次次拉尺丈量,顶着寒风、踩着积雪,经过连续数周的奔波协调,才终于厘清边界,为项目征地艰难地开辟出一条通路。

攻坚突围 用行动犁开冻土带

在项目前期的工作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位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小哥,新能源项目部的“急先锋”,始终用行动诠释着“我能行,我可以”的“蒙古马”精神。在国能蒙东莫旗600MW风电基地项目微观选址工作中,现场环境极其恶劣,数九寒天,气温直逼零下30多度,皑皑积雪封道路,车辆寸步难行。他果断率队弃车步行,积雪深及膝盖,每迈出一步,异常艰难;寒风如刀,雪灌进鞋里,双脚冻得失去知,可他却从未停下丈量踏勘的步伐。积雪没过膝盖,车辆被困山脚,王锡媛毅然带头弃车徒步。他们带着测量设备,在及膝深雪中艰难跋涉2小时,每一步都似在与自然“掰手腕”。寒风似利刃割面,雪水灌进靴中瞬间结冰,双脚麻木失去知觉,可他手中的GPS定位仪却被紧紧攥住,从未松动分毫。“数据偏差一米,未来发电效益可能就差之千里。”王锡媛这句质朴话语,化作团队在雪原上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柱。

王锡媛的点滴付出,如璀璨星光汇聚,铸就项目奋进的磅礴力量,为团队树起不朽精神丰碑,引领新能源部一路闯关夺隘、砥砺奋进。国能蒙东莫旗风电基地项目成功进入核准阶段。朋友圈不是喝出来的,是拼出来。项目通知书的落地瞬间,王锡媛的朋友圈配图是一张被风雪模糊的踏勘照片,配文却铿锵如铁。

“当时没想太多,就觉着时间紧迫,任务耽搁不起。”丛晨曦回忆道。清晨,丛晨曦与团队奔赴未开发区域踏勘,现场铁丝网围栏交错,杂草丛生,地形复杂得如同迷宫。为精准获取数据,她果断决定穿越铁丝围栏,深入核心地带。攀爬过程中,尖锐铁丝无情划破她的手臂,鲜血瞬间涌出,染红衣袖。她却只是草草包扎,便又迅速投身工作。“这点小伤不算啥,项目进度才是重中之重。”她语气淡然,可这道伤痕却成为团队传颂的英勇印记,“铁娘子”之名由此传出。2024年,丛晨曦累计踏勘6个嘎查,面积达19000平方米,获取现场选址数据98份,顺利完成了项目现场踏勘、宏观选址、申报方案、可研报告、接入系统方案设计、环评报告以及水保报告编制等一系列关键任务,她用坚实脚步丈量北疆大地,以专业执着为项目奠基。每一份数据背后,都是她对这片土地的尊重与对工作的担当,以扎实的行动为项目筑牢根基。

梦想熠熠 开启新征程

2024年,鄂温克电厂新能源项目部在集团公司战略指引下,怀抱着“破局突围”的果敢决心,在新能源开发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打赢一场场漂亮硬仗。这一年,他们勇挑重担、真抓实干,凭借一系列里程碑式成就,书写出新能源开发的壮丽史诗。该厂成立项目攻坚专班,由主要领导挂帅,以任务清单压实部门责任,明确分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五定”原则实施“日清日结、周核月评”的全流程穿透式管理,将任务细化到人,责任落实到岗,确保进度可控。面对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该厂秉持“特事特办、突破常规”的思路,集中力量破解核心制约问题。针对穿越文物保护区手续、压覆矿手续和双良公司同步设计等关键任务,主要领导亲自跑办,积极协调国家文物局、集团公司、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结合“党员责任区”“青年突击队”等工作,该厂发挥党建引领,构建“技术攻坚组、管理骨干包流程、党员干部包难点”的立体作战网络,全员参与攻坚。此外,该厂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分管副市长组织专题调度会,成立市、旗两级工作专班,协助破解难题,整合各方资源,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莫旗项目核准后划转至国华投资公司建设,这份荣耀背后,是对政策风向的精准洞察,是与各级政府、能源局无数次沟通汇报的辛勤结晶,更是对项目成功矢志不渝的执着信念;面对用地租赁成本飙升难题,他们冷静应对,积极探寻出路,凭借对政策信息的敏锐捕捉,果断决策将自发自用8万光伏项目转型为风力发电项目,这一妙招不仅巧妙削减用地成本,还大幅提升项目收益,实现华丽蜕变;在推进32万光伏项目进程中,新能源部创新思维,深挖灵活性改造潜力。一路披荆斩棘,成功斩获项目备案,为项目落地清除重重障碍,这一“神来之笔”,尽显团队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勇气,更昭显推动新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同年10月21日,该厂长距离供热项目顺利拿下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决策批复,仿若一场甘霖,为项目加速注入澎湃动力。

当15兆瓦光伏矩阵在雪原上延展成墨蓝色海洋,掠过光伏板在雪原上投下的斑驳光影。年发电量1927万千瓦时的数据屏前,王丽抚摸着电子相册里的工作照:“这些冻伤的脸庞,就是北疆未来的能源密码。”远处,新的测风塔正在竖起,塔尖的极光与地上的光伏海洋交相辉映,照亮了破冰者们新的征程,在那片曾被严寒统治的土地上,绿色能源的春天正在到来。

【责任编辑:王少晨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勇为破冰者 解锁绿色转型新密码——准能集团2024年先进集体鄂温克电厂新能源项目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