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陇东能源基地:逐光而行春山望
来源:中国能源网 2025年04月08日 16:11 作者:李芳菲 彭艳娇
2025-04-08 16:11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李芳菲 彭艳娇

初春三月,黄土高原上依然春寒料峭,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位于甘肃庆阳的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建设现场已是人头攒动、设备轰鸣的繁忙景象。

初春三月,黄土高原上依然春寒料峭。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位于甘肃庆阳的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建设现场已是人头攒动、设备轰鸣的繁忙景象。

作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陇电入鲁特高压线路重点配套电源项目,今年以来,华能甘肃公司锚定陇东能源基地上半年与“陇电入鲁”特高压直流工程同步投运目标,以“一盘棋”思维统筹全局,凝聚起“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全员共识。

3月5日,基地调峰煤电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3月12日,调峰煤电2号机组实现整套启动并网;3月15日,CCUS项目10kV段受电一次成功,新能源首批项目升压站全面开始分系统调试……翻开一季度“任务表”和“成绩单”,基地建设者们以时间为经,以奋斗为纬,陇原大地“捷报频传”,这幅“风光”绿色新图景在酝酿多年后,即将迎来最后的建设“冲刺”。

郑金权/摄

风光+储能:紧锣密鼓创新提速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基地新能源C1项目升压站建设现场,分系统调试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逻辑测试、定值校验的数据在屏幕上流淌,为项目并网做最后的智能校准。远处山上,集电线路、汇集线路工地上人影流动,架线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加快推动。

工程部负责人郭楠站在指挥屏前,看着实时更新的进度曲线说:“眼下,光伏板已铺设完毕,风机调试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冲刺4月并网节点。”

与此同时,一百多公里外的二批D2项目建设现场,大件运输车一辆接一辆在山间移动,得益于三台主吊的加持,一台台风机正在稳步升起。

截至目前,项目风机承台已全部浇筑完成,吊装完成12台,光伏组件安装完成6500余组,集电线路基础完成200余基,升压站主要设备均已经就位。经历了冬季施工和春节后的快速复工,项目建设正按照6月投产的目标加快建设。

来到储能项目现场,电池舱如蜂巢般紧密排列,电池模块缓缓嵌入舱体。这套智慧储能系统可有效“削峰填谷”,保障新能源最大化利用和电网系统稳定。与之毗邻的分布式调相机施工现场,模块化装置静待使命,其瞬时无功补偿能力将为新能源上网装上“稳压器”。这些隐藏在黄土高原中的科技利器,可在将来保障每一度电都能安全稳定高效地汇入电网大动脉。

调峰电源:协同联动立体“会战”

在华能正宁调峰煤电项目机组厂房内,钢铁交响与春日生机相互交织。正值机组生产调试的关键期,建设者们进一步深化协同联动,在最后的攻坚战场上展开立体“会战”,攻坚克难的强劲热潮随处可见。

检修与运行人员无缝协作织就安全防护网,他们专注俯身设备间,为机组“心脏”进行精密“体检”。主控室大屏上跳动的绿色曲线见证着1号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发电量已突破3.9亿千瓦时。2号机组旁,调试人员正在进行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前的准备,全力以赴打赢机组高质量投产攻坚战。

王心漪/摄

在输煤系统的能源“动脉”上,燃料人员正全力以赴守护机组“口粮”。他们分区域、全过程跟踪系统运转状态,在智能运维集控屏前适时调整,以满足机组运行需要。同时,随着全自动化采制化设备单体调试完成并投入使用,调峰煤电燃料智能管控系统代替传统输煤模式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基地CCUS项目建设现场,设备安装进入关键时期。间冷塔“挺拔”矗立,复合吸收塔如钢铁森林般直指天空,施工人员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内件安装。

“作为全球最大燃煤电厂碳捕集装置,它每年可捕集的碳排放量相当于60万辆汽车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其每年的碳汇能力可让6万亩荒原披上绿装。”技术负责人吴桐介绍说。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天气乍暖还寒,挡不住华能人奋斗的脚步,历经风霜雨雪,一个多能互补、绿色智慧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即将诞生。黄海上下同饮一江水,当清洁电能穿越千山万水,联结起甘肃老区和齐鲁大地,绿能澎湃,谱写出西电东送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少晨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华能陇东能源基地:逐光而行春山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