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龙10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电机容量、效率等指标国际领先,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4月22日,全球最大105MW 2极高速大容量同步电动发电机——“储龙105”正式发布,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鉴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该电机实现了我国能源存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大突破,为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再添新“重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在致辞中指出,储能技术作为能源革命的“压舱石”,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核心支撑。压缩空气储能凭借其规模大、寿命长、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已成为全球长时储能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又一力作,“储龙105”的发布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据了解,“储龙105”由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国能”)与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电气南阳防爆”)联合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产品单机容量105兆瓦,相较同类压缩空气储能产品容量增加一倍以上。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储龙105”的综合效率达到98.8%,超低振动低于35μm,不到国标标准的一半,堪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超强心脏”。
中关村储能产业与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表示,“储龙105”的成功研制,是新型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乃至全球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大功率同步电动发电机领域实现跨越,为长时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同时,该产品也彰显了科研院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装备制造企业强强联合、创新探索的力量,是“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的一次完美实践。
据鉴定委员会专家介绍,“储龙105”不仅在国内储能大电机领域率先采用一体化设计,规避了常规分体式需要多台电机联合运行造成的工况复杂、系统效率低、安装调试困难等弊端,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同时,还率先攻克了百兆瓦级电机“卡脖子”技术,填补了国内百兆瓦级双工况电机产品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除领先的技术外,“储龙105”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也十分亮眼,其相较同等功率多台常规电机节省占地面积40%以上、效率提高0.4%、年节约电费约180万元,极大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大功率电机是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核心设备,直接影响压缩储能子系统的规模和设计方案,进而影响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率和性能。”中储国能总经理纪律表示,“此次中储国能与卧龙电气南阳防爆携手并肩,充分发挥各自在核心技术、系统设计、装备研制方面的优势,研制出‘储龙105’,对于提升大规模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布会上,中储国能与卧龙电气南阳防爆还签署了双方下一步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持续研发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高端装备,带动价值链上下游的联动效应,共同探寻生态化共赢发展的商业模式。未来,伴随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向大型化、高效率、高可靠性发展的大趋势,双方将持续开展全方位的研发协作,共同致力于建立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战略合作模式。
文 | 中国能源报记者 李慧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