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5月,华北平原一马平川、绿意盎然,51台EN-220/6.25与13台EN-182/6.25远景能源智能风机,在河北省沧县的村庄与农田之间悠然转动。自2024年底陆续并网以来,今年1-4月,沧县浮阳风电场实际发电小时数1100小时,可利用率99.8%,推算至完整年满发小时数2600小时,预计比可研发电小时数高15%以上。远景智能风机的高性能、高可靠在中低风速应用场景下再次得到验证。
沧县浮阳风电场是典型的平原风电场,周边存在村庄、养殖场等,剪切系数0.25左右。项目前期,在充分考虑限制性因素的基础上,远景能源风资源技术团队精细评估风资源,反复迭代机型比选和机位排布方案,最终交出发电量最优的答卷——EN-220/6.25与EN-182/6.25混排,搭配高混塔,最大程度利用中低风速、高剪切的风资源。
EN-220/6.25出自远景陆上智能风机平台Model T,基于远景独有的全球化研发和多层级测试验证体系,经济性和安全性双重升级,在降低度电成本的同时极大提升可靠性——依托于自主开发的ENFAST物理引擎和格林仿真云系统,远景构建了全球首个百万级工况模拟训练平台,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使风机具备对不同工况细微差异的洞察力,智能控制水平再上新台阶。风机从“不稳定间歇电源”转变为“可调度主力电源”,可自主在发电效率、结构安全和电网稳定之间做出最优决策。而风机大型化趋势下,高可靠性是保证收益的最关键一环。出厂前1500+项部件和子系统测试,并网后长达15个月、超过150项的样机测试及传动链、叶片等核心部件挂机验证……从2020年开始策划,远景Model T平台逐一走过了开发、测试、验证、样机测试、样机吊装、小批量吊装、批量吊装的全流程,为大风机可靠性趟出一条求真务实之路。
高效快速的现场运维服务,也是该风电场发电量超预期的重要因素。搭载在每台远景能源智能风机上的伽利略超感知系统,可综合考虑实时风况的动态变化和风机运行的物理限制,利用非线性寻优算法对风场中各风机发电情况进行最优规划,实现风场级协同控制,最终达成全场总发电量最高。与此同时,基于风机健康状态监控系统,远景智能风机能够全场景、高实时透视运行风险和潜在问题,通过风险管理系统及时下发预测性和预防性维护,提前规避风险提升风机运行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
EN-220/6.25在实战中的卓越表现,只是远景Model T平台高性能、高可靠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Model T平台成功获取了6.X-10MW多款机型的型式认证,平台内机型已斩获订单超15GW,遍布内蒙古、河北、广西、甘肃、河南等多个省区。
收获市场认可的背后,是设计、制造、质量流程、测试验证、风场运行智能监测和自适应控制风险闭环“五位一体”的全方位保障,其中测试验证的重要性,对于已进入“技术无人区”的大风机来说不言而喻。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风机与装备产品平台总裁娄益民指出,当下中国风电向前的每一步都是全新的探索,风机正从“制造”进入“创造”阶段,越来越大的新机组开发需要海量成本投入,包括全工况、多层级测试验证在内的大量投入都应在终端产品价格中有所体现,“因为长期主义思维和技术创造的价值,最终会贡献于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的降低。”
【责任编辑:王少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