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体系建设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全局性、战略性发展。在全社会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亟待以新型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数字化转型为手段,变革能源体系功能形态和价值创造模式,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一方面需要持续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经济、绿色、灵活的能源,另一方面需要发展能源数字经济,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包含能源供应体系、能源信息体系、能源经济体系的全方位现代能源体系。
数字化转型推进安全、经济、绿色、灵活的能源供应
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快速迭代创新能力,满足能源增长新需求,建立面向多种应用和服务场景下能源系统互联互通的功能架构及支撑平台,提升“源网荷储”安全稳定协调控制和在线实时决策能力,推动能源互联和能源资源的全局管理。
以数字化推进灵活互动的能源供应,适应能源新增长级。数据中心、5G基站建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使用带来用电量显著提升。5G基站的最大功耗大约是4G的3—4倍,而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连续八年以超过12%的速度增长。新型基础设施的巨大能耗必然对多种能源开放互联和能源高效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即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能源优化配置能力。同时,新基建用电能耗的增加也意味着新基建产业服务对象需要承担更多的能源成本,这也需要利用数据提升精准投资和优化运行能力,降低用能成本。
以数字化保证能源安全可靠供应。随着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全社会对能源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提升,停电或其他安全风险将直接导致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经济损失,亟待数字化发挥实时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定位的特征,打造数据驱动模式的能源业务发展与运行分析模式,提高能源供应体系状态全面感知、分析控制智能化,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运行安全风险;提高设备管理和运维水平,实现设备从生产、安装、使用维护、供应商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打造科学运维业务模式。通过系统软硬件、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应用,将物理能源系统的多维信息以及知识数字化,以数字连接能源从产生到应用全过程。
能源数字经济建设推动现代能源体系多元化价值创造
发展能源数字经济是在传统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带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中体现,通过投资、建设、运营新型基础设施,为各类客户提供以电为中心的高可靠、高品质、多元化、智慧化的能源供给与服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新生态,形成能源数字经济产业规模。
拓展新型能源产业,推进能源产业数字化。现代能源体系在保证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还将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节能环保规划、智慧用能规划等能源增值服务,满足客户智慧用能、高效用能需求,极大程度释放服务能力。利用智慧用能交易平台优势,开展面向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实现多种能源的智能定制、主动推送与资源优化组合配置,引导用户。在虚拟电厂的尝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负荷集成商等其他新型市场主体间的数据融通,增强资源灵活配置能力,让电力用户成为需求响应节点,形成以分布式为主的快速灵活需求响应模式。
创新数字产业,推进数字产业化。依托能源企业先天具有能源转换枢纽和平台作用,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连接发电企业与用户,提供能源服务的天然载体。通过打造能源互联网价值创造平台,构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能源互联网产业生态,研发能源数据产品、软件信息及服务等,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围绕能源行业全产业链,推动跨界融合、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着力打造“能源+电商”、“能源+金融”、“能源+工业”互联网典型平台,形成价值联动、产业融合,提升能源数字平台的公共服务能力。
(本文作者王智敏 于 灏 陈睿欣均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王长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