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来自塞尔维亚、阿根廷、德国、津巴布韦的四名外国记者。
塞尔维亚记者协会副总裁Slobodan Ciric:
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主旨演讲中提出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下一个10年指明了方向。
对于我的国家来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非常有吸引力。中国对塞尔维亚投资很多,论坛氛围十分鼓舞人心。我希望以后各国都能够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继续合作。随着各方合作深入,说不定能够看到塞尔维亚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投资。
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联Jose Ezequiel Kameniecki:
主旨演讲很吸引人,大家都在讨论中国倡导的经贸、文化和行业交流话题,而这些话题非常重要。阿根廷有一个《中国密码(Clave China)》电台节目,内容都是关于中国的,我们会将本次高峰论坛内容通过这个电台报道出去,也会将此次来华的所见所闻融入其中。作为阿根廷新闻界的代表,我是第一次来中国,完全被这个国家吸引住了。
德国电视二台记者Elisabeth Schmidt:
今天上午的主旨演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影响力,将世界各国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聚到了一起。我们听到了很多国际声音,过去10年,有很多有趣的项目、基础设施,还有很多国际友人来到了此次论坛。
我认为绿色转型是其中一大亮点,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提到了这一点,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最具有潜力的一大发展领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降低排放,扩大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我们非常期待下一个10年。
津巴布韦《先驱报》记者Walter Nyamukondiwa:
主旨演讲不仅谈论了过去10年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就,还明确了未来需要做什么。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一个10年里,不论是非洲国家、亚太国家还是拉美地区国家,我们可以看到可触及的一个个实质性成果。
在能源领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涉及到很多能源项目,清洁能源更是其中的重点。我们希望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面向未来,希望已有的合作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包容,充分实施发展战略,使每个国家都有机会。中国的发展路径对全球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值得借鉴。
文 | 本报记者 王林 李慧 李丽旻/整理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