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和龙源电力联合中标南非德阿一期、二期合计24.45万千瓦风电项目10周年。南非德阿项目已经成为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典范项目。中国风机发出的绿电已经成为推动当地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国家能源集团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动力”)和龙源电力联合中标南非德阿一期、二期合计24.45万千瓦风电项目10周年。截至今年10月29日,2023年德阿项目总发电量达到了6.91亿千瓦时,自并网以来该项目一期、二期总发电量达到48.65亿千瓦时,实现安全运行2190天。
从第一批员工踏上南非国土,历经10个月完成163台机组的安装督导及技术指导任务,到第一台风机平稳运行,联合动力创下当时国内外风机调试时间的新纪录,一次性通过当地电网验收,南非德阿项目已经成为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典范项目。中国风机发出的绿电已经成为推动当地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远渡重洋,“中国智造”落户南非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深化,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中国风电关键零部件产量占全球市场70%以上,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万里之外的南非,早在10年前就有中国风机扎根。2013年10月,联合动力和龙源电力联合中标南非德阿一期、二期合计24.45万千瓦风电项目,该项目是中国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也是南非目前已经投产的最大容量风电项目。
据了解,德阿项目最初分成两期同步建设,分别位于北开普省德阿镇西南25公里处和东北75公里处,装机容量分别为10.05万千瓦和14.4万千瓦,当时总投资额约为25亿元人民币。
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联合动力累计完成了11批次、共计163台风机发货工作,并对到达现场的风电机组进行了接货验收检查及卸货指导。2017年8月3日,该项目163台风机吊装任务全部完成,并在当年8月31日完成全部风机调试工作,创下了当时国内外风机调试时间的新纪录。该项目的投建,正式开启了“中国智造”落户非洲的进程。
直面困难,运维团队提供专业售后
2017年11月1日,德阿项目正式进入质保期。在三年质保和两年外委运维期间,项目年均发电量超过7.6亿千瓦时,每年的可利用小时数突破3100小时。质保期到期后,联合动力与龙源南非工程公司又达成了为期四年的代维协议,持续为德阿项目提供“售后服务”。
直飞14个小时,下了飞机自驾800公里,海拔1500米,持续高温,驻地周围荒无人烟,经常有蛇蝎等动物出没,自然条件艰苦,医疗条件有限……这是当时联合动力风电运维团队面临的现实困难。“无论多么困难,既然来了,就要把任务完成。”联合动力风电运维团队的成员说。
▲图为南非德阿风电项目。联合动力/供图。
截至今年6月,德阿项目风电机组平均故障率仅为0.0068,机组平均可利用率超过99.55%,各项关键指标名列南非风场前茅。该项目的投运,不仅有力地缓解当地能源短缺问题,而且每年风电场的发电量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达61.99万吨,环保效果显著。
10年来,中国企业根据共建国家自身国情和资源禀赋,建设实施了一批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能源项目,提供了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供应解决方案,为有效缓解当地电力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互利共赢,为绿色合作“打了样”
南非研究机构CSIR数据显示,2021年,南非燃煤发电在电力供给中占比高达80%以上,但实际上,南非拥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禀赋,风资源年平均风速可达7米/秒。配套机械设备、技工资源和运维队伍的缺乏,始终是制约非洲国家可再生能源扩张的重要因素。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非洲国家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通常也面临着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系统灵活性不足、电源和电网发展不平衡、消纳水平低等诸多挑战,这些因素都给新能源项目规模化开发埋下隐患。
在此情况下,联合动力根据任务要求,借鉴其他海外项目成功经验,为南非德阿项目制定了一系列本土化、定制化文件,为后续在南非开展工作提供了指导。
中南合作的蓬勃发展,为推动非洲经济发展“打了样”。随着非洲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非洲电力需求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对于非洲国家来说,清洁能源转型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机遇。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最新统计的数据,非洲国家大多以利用煤炭、天然气、水力和石油发电为主,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相对较小。2011年至2020年期间,非洲总发电量增长了25%左右,化石燃料发电占比高达77%,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约为21%,风电占比仅为1.2%。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非洲可再生能源市场开发不仅是发展机遇,更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路径。
随着德阿项目的成功投运,中国能源企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了力量。
文丨本报记者 李丽旻
【责任编辑:刘澄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