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环保创新项目折射出的汽车环保技术发展趋势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2021年10月31日 14:23 作者:王金玉
2021-10-31 14:23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王金玉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双碳”发展有了行动方案,低碳绿色发展脚步越来越近,汽车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双碳”发展任务,而技术提升,尤其是环保创新技术的发展是汽车行业完成“双碳”任务的重要支撑。10月,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一汽-大众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进入考察阶段,众多研究项目也揭示了当前汽车环保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多方携手 环保项目推进汽车环保技术研究

为了积极推动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汽车环保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一汽-大众持续开展的“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聚焦汽车碳中和战略、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智能交通与环保、汽车污染防控六大领域,积极构建汽车行业产学研“生态圈”,科技赋能汽车产业的环保创新发展。本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吸引了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吉林大学等、东南大学等20所汽车领域前沿科研机构和研究单位,深入构建产学研生态融合圈,搭建学术创新和企业生产制造的桥梁。


“机动车节能减排是蓝天保卫战关键措施之一。这不仅关系到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更重要的是在汽车研发、生产环节中将环保理念充分体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一汽-大众共同发起‘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将环境公益实现与行业升级紧密联系,以科学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宣传联络部主任李承峰表示,“经过专家初审,项目筛选了20个具有潜力的申报案例。而通过现场走访考察的方式,项目将构建科研团队与行业专家、企业密切沟通的平台,为优秀项目的挖掘和塑造提供更多支持。”


本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聚焦的六大领域紧密围绕国家碳中和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以及当下需要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资助,跟踪科技前沿、为解决汽车环保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支撑,将科学技术创新及工程实践有机结合。“本着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初心,积极承担行业引领者的责任,一汽大众致力于汽车环保领域,特别是支持‘双碳’目标的技术创新”,一汽-大众总经办企业品牌公关总监薛松表示,“第二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也吸纳了多家创新项目,希望能够对汽车低碳转型做出更多贡献”。据了解,一汽-大众多年来持续注重行业可持续发展,在公益环保项目方面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2021年3月,再次携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启动第二届“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搭建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与企业实践的平台,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为汽车行业的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为了更好的支持汽车环保领域的科技研发,一汽-大众为项目设立了百万级“研发基金”,对最终评审出的14个优秀研究项目进行资助。


汽车环保技术研究 重科技更要实用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层面,申报的课题集中在国内外相关政策的研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的研究、结合供给侧与需求侧形成产业低碳发展对策。而充电基础设施领域是本届申报的热门,也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痛点问题,各团队在该领域提出了诸多研究内容,包括电动汽车与能源互联网各个环节的互补模型的建立,铺装材料对充电效率的影响、充电装置的铺装结构和整体铺装方案,多技术融合发展的公共充电基础技术方案,网联角度电动汽车充电“双碳”要求下的整体架构,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型的构建,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关键技术的突破,燃料电池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关键因子的分析,基于工况识别的能量管理策略等。


从本届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相关项目中不难发现,充电问题不仅是消费者关系的问题,也是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关注的焦点,因为充电便利性的提升和安全性不仅关系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进程,更攸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目前充电技术的研究不仅要考虑环保,提升充电效率;还要关注安全和实用性。北京航天大学李峰团队提出针对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于路面铺装的理论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在李峰看来,无线充电路面必须与普通路面做到“路表看上去无差距”才符合道路交通的要求,而目前无线充电领域的各项技术,都是在破坏常规路面的基础上改装,各种突起并不符合道路交通要求,所以他把研究重点放在铺装材料对充电效率的影响、充电装置的铺装结构等方面,希望能提出一套“无差异”的整体铺装方案。而充电效率不降低、无线充电辐射安全、技术应用成本将是该研究项目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

在节能汽车领域,入选的案例研究内容包括多维度分析混合动力典型车型的优劣势研究,混合动力车辆能量与热量的多位耦合控制研究。而智能交通与环保领域是未来城市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入选案例包括不同交通环境下汽车近最优驾驶策略实时计算模型的研究、耦合智能交通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精准预测分析、公共交通复杂的资源配置和调度动态分级机制的优化。汽车污染防控领域申报的课题集中在汽车零部件上,包括基于智能低噪的轮胎的底盘动力系统的整车状态估计、车内VOCs全系监控评价方案的研究并开发出具备抗菌和低VOC散发功能的座椅。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汽车环保创新项目折射出的汽车环保技术发展趋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