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共筑绿色发展新高地
来源:金融时报 2024年12月26日 16:16 作者:曾梦宁
2024-12-26 16:16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曾梦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绿色转型进入新阶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绿色转型进入新阶段。《意见》不仅提出了到2030年和2035年的具体目标,还从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特别是《意见》首次提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为这两个区域全面绿色转型赋予了新使命。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为何会选中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其他区域又该如何跟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粤港澳大湾区是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先锋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在绿色转型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据统计,2023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53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比亚迪、广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大湾区蓬勃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生态系统。此外,大湾区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截至今年4月,包括广东在内的南方五省区新能源装机占总装机量的32%,首次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海上风电、电化学储能、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科技创新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创新载体、创新主体和国际人才不断集聚发展。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布局落地,推动大湾区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同时,粤港澳三地创新要素互补性强,通过自主研发+国际合作促进大湾区整体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版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排名榜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已连续第四年排名全球第二位。

在《意见》发布后,绿色低碳发展无疑将进入加速期。那么在抢抓新风口、冲刺新赛道的路上,粤港澳大湾区又将如何发力,才能下好先手棋、构筑新优势?对此,广东省能源咨询规划研究中心许文强建议,“广东要以产业科技合作为重点,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技术转化平台,加快建设港深莞、广佛、澳珠三个创新极点以及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发展。”

长三角是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的典范

以自然地理命名的长三角,“绿色美丽”正是这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作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里不仅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成了长三角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更为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基础。

纵观整个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上海市积极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实现倍增达到1.4万亿元;江苏省集成电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浙江省编制实施数字经济领域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数字安防产业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安徽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融合集聚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长三角地区发展赢得了先机,攒足了后劲,装上了“绿色引擎”。

在区域协同方面,长三角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夯实区域生态基底。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构建绿色发展体系。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充分发挥其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示范作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江苏、浙江等地则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环境治理,打造了一批绿色产业发展典型。在新一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领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办公室于7月份印发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2024年工作重点》,细化了54项重点工作,这些工作包括生态空间协调管控、生态屏障建设保护、长江“十年禁渔”及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旨在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因地制宜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两大重要引擎,不仅在经济总量、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更在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这两个区域通过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路径,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自身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鼓励并引领其他地区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共同推动全国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意见》针对打造绿色发展高地进行了全面而各有侧重的战略规划。其中,不仅明确指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要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还涵盖了全国其他区域在绿色转型中的不同定位与任务,共同推动全国范围内绿色发展高地的形成与崛起。《意见》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持续加大对资源型地区和革命老区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各地区仍需立足地区特点因地制宜推动转型发展。中部地区应该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西部地区应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高效集中,大力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智慧、生态农业;加大对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支持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屏障。东北地区应该以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为重点,借助市场机制,把新时代绿色发展要求和生态价值元素融入生产、消费和生活的全过程,将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的绿色化、数字化、智慧化、高端化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王少晨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特别策划】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共筑绿色发展新高地
分享到: